游戏百科

“我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你休想动我的人!” 听听,这台词,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

“我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你休想动我的人!” 听听,这台词,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什么热血兄弟电影。 结果,就是一个姓于的,在电视上气急败坏,教韩国瑜怎么当“大哥”。 你瞅瞅这姓于的——于北辰,前台军“少将”,现在天天扎在政论节目里当“名嘴”,那天在演播厅里,脸憋得跟红气球似的,脖子上青筋蹦得能当琴弦弹,右手“啪”地拍在桌上,茶杯都震得晃了晃,唾沫星子跟着话音飞,那叫一个激动!他对着镜头瞪着眼,嗓门拔高到能穿透屏幕:“韩国瑜!当大哥就得有大哥的样!手下人被人拿捏,你就得往上冲,粉身碎骨又咋地?这才叫担当!” 这话听着热血沸腾,可细琢磨下,全是戏! 他嘴里“你的人”,说的是跟着韩国瑜的几个基层党工,被对手扣了些莫须有的帽子。可于北辰自己呢?嘴上喊着“粉身碎骨”,真要他为这些基层党工跑一趟、办点实事,他比谁都躲得快——前阵子有党工找他帮忙协调事,他嘴上应得爽快,转头就忘了个干净,一门心思扎在镜头前喊口号。说白了,这哪是教韩国瑜当大哥,是借着韩国瑜的热度,给自己刷存在感,赚流量呢! 韩国瑜当时没接这话茬,估计心里也犯嘀咕:这于北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要知道,韩国瑜混政坛这么多年,啥风浪没见过?当高雄市长时,被对手追着骂、围着闹,也没说过“粉身碎骨”这种狠话,可该扛的事、该护的人,他没含糊过——基层员工被欠薪,他亲自去谈判要账;市民有诉求,他坐路边听人吐槽。这才是真“大哥”的样子,不是靠嘴喊,是靠脚走、靠事办,于北辰倒好,把“大哥”当成了演电影,台词越狠越有戏,可离实际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里得说三个专业知识点,帮大家戳破这戏码:第一,台湾政论圈的“名嘴经济”,靠的就是“极端言论+情绪煽动”,越敢说狠话、越会演,收视率越高,广告分成和通告费就越多,于北辰这一套,就是吃准了流量密码;第二,所谓“教当大哥”,本质是国民党内部的“表态政治”——不用真做事,只要在镜头前表个“敢扛事”的态,就能拉拢一批支持者,成本低、见效快;第三,这种“台词式政治”对选民的误导性极强,把复杂的政治博弈简化成“兄弟义气”,让民众忽略了政策好坏、实事办得多少,只盯着谁的口号喊得响。 你有没有看过台湾的政论节目?是不是经常被这种“热血台词”唬住?我就见过不少观众留言说“于北辰真男人”,可你让他说说于北辰办过啥实事,他立马就哑巴了。这就是问题所在——现在有些政客、名嘴,把政治当成了真人秀,演技比能力重要,口号比实事响亮,可老百姓要的不是“粉身碎骨”的台词,是能吃饱饭、能办事的实在人! 于北辰这种操作,在台湾政坛不算新鲜。之前还有名嘴对着镜头哭着喊“为了台湾我可以去死”,结果转头就被爆出拿着高额通告费,住着大豪宅,连垃圾分类都让佣人代劳。这些人嘴上全是家国大义、兄弟义气,心里想的全是自己的名利,把民众的感情当傻子耍,简直没底线! 对比之下,韩国瑜不喊狠话,却默默做事的风格,反而显得难能可贵。可也有人骂他“软弱”,说他不像“大哥”。这就让人纳闷了:难道“大哥”就得喊着“粉身碎骨”才叫合格?难道默默做事、护着身边人,就不算担当?我看不是,是有些人心被“真人秀政治”洗坏了,分不清演戏和现实,把虚的当宝,把实的当草。 政治不是演电影,没有那么多“粉身碎骨”的热血剧情,更多的是柴米油盐的琐碎,是为民众解决一个个小问题。于北辰教韩国瑜当的“大哥”,是镜头前的“戏精大哥”,不是民众需要的“办事大哥”。这种靠台词刷存在感的政客,终究会被民众看穿,因为口号喊得再响,也填不饱肚子、解决不了难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