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打巴勒斯坦,没人帮;以色列打黎巴嫩,没人帮;以色列打也门胡塞武装,没人帮;以色列打伊朗,没人帮;现在以色列打卡塔尔,依然没人帮,未来会不会打沙特、阿拉伯?整个中东,人人自危。 很多人还以为中东的冲突是民族、宗教的老问题,但真正让人惊讶的是,以色列屡屡在中东动武,却极少有人敢真正“管一管”。有人说“以色列横行中东,无人敢管”,其实,这背后的逻辑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军事行动已经持续两年多,加沙地带的建筑大半成了废墟,可除了国际社会的口头谴责,没有哪个阿拉伯国家真的派兵介入。即便约旦、巴林召回了驻以大使,也只是停留在外交层面的表态,实质性的援助始终没到位。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教授早就点破,以色列或许会在加沙赢下战斗,但阿拉伯国家在舆论上占了上风,可这种舆论优势换不来实际的安全保障,巴勒斯坦只能独自承受战火。 转头看黎巴嫩战场,情况也没好多少。以军定点清除真主党领导层后,这个曾经强硬的武装组织很快就不再坚持推动加沙停火,黎以达成临时停火。 周边的叙利亚刚经历政权更迭,自顾不暇,土耳其虽然口头力挺巴方,实则是想借局势扩大自身影响力,根本没打算直接对抗以色列。真主党节节退守时,阿拉伯国家联盟除了发布谴责声明,连经济制裁都没提,明摆着是 “隔岸观火”。 也门胡塞武装的遭遇更能说明问题。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达农发出 “最后通牒”,警告他们再袭击以色列就会重蹈哈马斯的覆辙,可胡塞武装反击后,以军直接空袭了萨那国际机场,连正在当地访问的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都差点遇险。 美英虽然跟着空袭胡塞武装,但那是为了维护红海航运,并非帮以色列出头,而阿拉伯国家全程沉默,没人愿意卷入这场纷争。 对伊朗的威慑更是 “单打独斗” 的典型。以色列多次放话能打击伊朗境内任何目标,还指责伊朗通过叙利亚向真主党输送武器,可即便双方在叙利亚边境多次交火,也没见哪个海湾国家表态支持伊朗。 伊朗自己虽然强硬,却也只是靠代理人牵制以色列,没敢直接开战,这种 “各自为战” 的状态,让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愈发肆无忌惮。 现在卡塔尔也被卷了进来,作为中东重要的能源输出国和外交斡旋方,它一直试图在巴以之间牵线搭桥,却没想到成了以色列的针对目标。 以军不仅指责卡塔尔资助哈马斯,还多次出动战机在卡塔尔周边空域巡逻施压,可即便如此,海湾合作委员会也只是模糊表态 “呼吁克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支持动作,这种 “没人帮” 的处境和之前的巴勒斯坦、黎巴嫩如出一辙。 最让沙特等国紧张的是以色列的扩张野心。以色列刚批准戈兰高地人口倍增计划,投入 1100 万美元扩建定居点,这种改变被占领土现状的举动,遭到沙特和阿联酋的谴责,却没换来任何实际约束。 沙特原本在推进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现在直接暂停谈判,坚持要先敲定巴勒斯坦建国路线图才肯重启,这种谨慎背后,正是对以色列军事扩张的忌惮。 整个中东的格局早就变了味。曾经的阿拉伯国家联盟凝聚力不再,各国都有自己的算盘:埃及怕难民涌入,阿联酋不想丢经贸利益,沙特在防务合作和巴勒斯坦问题间摇摆。 以色列恰恰抓住了这种分歧,军事行动越来越大胆。现在大家都在猜,下一个会不会是沙特这样的能源大国,这种不确定性像乌云一样笼罩在中东上空,人人自危成了最真实的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