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攻击-11一出,美媒毫不留情批判:中国的隐身、电子战和无人技术,让美国空军战术一

攻击-11一出,美媒毫不留情批判:中国的隐身、电子战和无人技术,让美国空军战术一夜过时。他们的惊讶,比福建舰入列还要难以置信,如果说福建舰是一直关注着,有心理预期,但是攻击-11和歼-20S可没有太多消息的。 要知道之前福建舰下水时,外界虽然关注但多少有心理预期,毕竟航母建造周期长,各种消息总会慢慢透出来。 可攻击 - 11 和歼 - 20S 不一样,这两款装备此前几乎没什么公开信息,突然亮相就带着成熟的协同作战画面,难怪美媒会说这种惊讶比见着福建舰时更强烈。 攻击 - 11 那流畅的飞翼造型特别惹眼,没有垂直尾翼和平尾,机身和机翼滑溜地连在一起,据说这样能从根上减少雷达反射,再加上机身表面的纳米吸波涂层,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比一只鸟还小,也就 0.001 平方米左右,敌方雷达根本难发现踪影。 它机身上方的进气口设计得很巧妙,S 形的气道能把发动机叶片藏得严严实实,连尾喷口都做了扁平化处理,既降红外信号又减雷达反射,细节里全是隐身门道。 更让人意外的是它和歼 - 20S 的配合模式。歼 - 20S 的双座设计原来藏着大用途,前座飞行员管飞行和空战,后座专门操控攻击 - 11,一架歼 - 20S 能同时指挥四五架无人机。 这些无人机可以带着精确制导炸弹或者反辐射导弹,前出到高危空域去炸雷达站、端指挥中心,就算被击落了,剩下的还能继续补位,有人机则躲在安全区域统筹全局。这种 “有人指挥、无人突击” 的玩法,美军还在测试阶段,咱们已经直接搬到了公开画面里。 攻击 - 11 的本事远不止隐身突击,它机身中间有模块化拼接缝,能根据任务换不同载荷,装电子战吊舱就能干扰敌方通讯,换侦察设备就能长时间隐蔽监视,作战半径轻松超过 1000 公里,最远能飞 4000 公里,滞空时间比有人机长得多。 更关键的是它已经具备实战部署能力,有卫星照片拍到,好几架攻击 - 11 已经出现在西藏日喀则机场,那里海拔 3800 多米,空气稀薄、温度能降到零下几十度,对无人机的控制系统是极大考验,能在这儿扎根说明它的高原适应能力已经过关。 美媒的惊讶其实藏着对比,美军早年搞的 X-47B 隐身无人机早就停项目进了博物馆,现在能拿出手的 RQ-170 只能侦察不能攻击,跟攻击 - 11 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而歼 - 20S 和攻击 - 11 的组合,再加上歼 - 16D 电子战飞机的配合,形成了隐身突击、制空保障、电磁压制的完整体系,这种把隐身、无人和电子战技术深度融合的思路,确实戳中了传统空战模式的痛点。 说白了,这次展示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活动,更像是一次体系升级的宣言,中国空军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和实践未来空战的新规则。毕竟,谁能把“新质战斗力”变成真正的体系优势,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空天领域占据主动。 信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