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日本扬言一旦开战首先击沉福建舰! 击沉一艘航母,特别是像“福建”号这样的新锐航母

日本扬言一旦开战首先击沉福建舰! 击沉一艘航母,特别是像“福建”号这样的新锐航母,难度超乎想象。它意味着要穿透由军舰、潜艇和预警机编织的层层防御,躲过舰载隐身战机的拦截,还要扛住高超音速导弹的威胁。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军事任务。 这句狠话背后,其实是日本国家安全战略一次系统性的转向,是中国海军进入“三航母时代”后,日本从上到下焦虑感和对抗性的总爆发。 先看日本手里的 “底气” 是什么。他们最拿得出手的是即将交付的改进型 12 式反舰导弹,射程从 200 公里拉到了 900 公里,还能通过数据链实时调整轨迹,计划部署超过 1000 枚。 另外还有从美国买的 400 枚 “战斧” 巡航导弹,射程超 1000 公里,打算装在 8 艘 “宙斯盾” 驱逐舰上。可这些武器要碰到福建舰,首先得突破最外层的 “预警拦截圈”,这一步就难如登天。 福建舰的预警范围早已超出导弹射程。舰上搭载的空警 - 600 预警机,一次升空能监控 650 公里范围内的目标,相当于把眼睛架在了 3 万米高空。 更关键的是它不是孤军奋战,永暑礁、美济礁上的空警 - 500 会和它形成重叠覆盖,整个南海空域的监控几乎没有死角。日本的导弹刚从发射架升空,信号就会被捕捉到,参数瞬间传送到作战指挥中心,等于刚抬脚就被盯上了。 就算导弹侥幸突破预警,还要面对第二层 “火力拦截网”。福建舰的护航编队里,055 大驱是绝对的主力,舰上的海红旗 - 9B 防空导弹射程超 200 公里,能同时跟踪几十个目标,配合 “标准”-6 导弹的日本驱逐舰根本占不到便宜。 更要命的是 055 搭载的鹰击 - 21 高超音速导弹,射程 1500 公里,比日本的 12 式反舰导弹还远 600 公里,这意味着日本的发射平台还没进入攻击范围,就可能被福建舰编队先行摧毁,典型的 “手还没伸出去就被打断”。 退一万步讲,真有漏网的导弹逼近,第三层 “近防铁壁” 还在等着。福建舰本身装备了 1130 近防炮,每秒能射出 1.1 万发炮弹,形成密集的弹幕,连超音速导弹都很难穿透。 而且它的甲板和舰体采用了高强度特种钢,关键部位还有凯夫拉装甲,就算被少数导弹击中,也不会像普通军舰那样轻易失去战斗力,美军曾做过实验,航母挨上几发反舰导弹仍能保持作战能力。 日本的最大短板其实是 “眼盲”。反舰导弹打得再远,也得先找到目标才行。福建舰作为移动的 “海上空军基地”,24 小时内能抵达南沙任一海域,还能和山东舰形成 “双舰合璧”,一艘前出警戒,一艘负责防御,位置随时变动。 而日本的太空侦察能力有限,要锁定航母位置只能靠美军的情报支持,可美军的 P-8A 反潜机、MQ-9 无人机一靠近南海,就会被空警 - 600 盯上,根本没法近距离侦察。 更别说福建舰还有舰载机这个 “移动利刃”。歼 - 35 隐身战机的作战半径超 1000 公里,能在导弹来袭路径上提前拦截发射平台。 日本引以为傲的 F-15J 战机不仅没有隐身能力,航程还比歼 - 35 短,真在空中对峙,恐怕连靠近福建舰编队的机会都没有。这种 “攻防倒挂” 的局面,让日本的反舰导弹更像 “拳头打在棉花上”。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关键点,福建舰所在的 “反介入 / 区域拒止” 体系是 “移动 + 固定” 的双重布局。岛礁基地负责 “守点”,航母负责 “控面”,日本的导弹要穿越岛礁间的火力网,等于要闯过层层关卡。 他们计划在西南诸岛建的弹药库,刚动工就暴露了位置,真到战时就是活靶子,1000 枚导弹的库存根本没机会发挥作用。 现代战争早已不是单一武器的比拼,而是体系的对抗。日本只算着自己有多少导弹,却没算福建舰背后的预警、拦截、反击体系,更没算航母与岛礁的协同优势。所谓 “首先击沉福建舰” 的说法,更像是对现代海战逻辑的误读 —— 在三层防线的守护下,这实在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台湾问题实际是中美问题,如果日本非要插一腿还这样一意孤行,正好中美都不想在自己的土地上动刀动枪,那就找个地间,中美来场力量对决,日本这个岛国再合适不过。 信源:中华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