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3日,根据美媒透露,美国要求台湾投资3500亿至5500亿美元,而台湾计划在11月底前完成协议,消息传出,台湾省的民众无法接受! 要理解民众的愤怒,得先算清这笔账有多离谱。3500 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台湾 2024 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也就 7881 亿美元,这意味着要把近一半的家底都搬到美国去。更让人憋屈的是,这根本不是平等的投资合作,而是美国拿着关税大棒逼出来的交易。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一直威胁要对台湾半导体产业加征新关税,而台积电等企业已经被架在火上烤 —— 要是不答应投资,美国可能直接让台湾的支柱产业损失惨重,台当局怕得赶紧表态 “谈判只差临门一脚”。 这种 “敲竹杠” 其实早有先例。今年 4 月就有消息说,美国以加征 32% 关税为要挟,逼着台湾承诺 10 年内采购 2000 亿美元的天然气和农畜产品,当时就有台媒骂这是 “再丢一个台积电”。 没想到才过半年,要价直接翻了近三倍,而且时间卡得特别紧,从消息曝光到计划签约只剩半个月,摆明了不给台湾喘息和讨论的余地。有民众在论坛上算过一笔账,之前 2000 亿的采购已经让台湾每年多花 200 亿,这次再加上几千亿投资,未来十年的民生预算都要被掏空。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事儿刚好赶在美国兰德智库发布报告之后。那份 11 月 6 日出炉的报告明晃晃地写着,美国要联合盟友用经济手段 “威慑中国统一”,还建议提前制定应急计划、协调私营部门参与。 现在看来,让台湾砸钱投资,就是这份 “经济威慑” 计划里的一步棋 —— 既把台湾的经济命脉绑上美国战车,又能趁机收割台湾的财富。有熟悉台美谈判的人士透露,美方谈判代表开会时直接拿这份报告说事,暗示 “不掏钱就是不配合战略”,把台当局逼得毫无退路。 台当局的态度更让民众寒心。赖清德 11 月 11 日还在喊 “要实现税率降低且不叠加”,对投资要求绝口不提,直到美媒曝光才含糊其辞地说 “是为了产业发展”。 这种遮遮掩掩的做法戳中了大家的痛处,有网友翻出数据:过去三年台湾对美投资已经增长了 47%,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就砸了 400 亿美元,可换来的是美国不断加码的要求。 连芯片技术都被变相拿走。现在又要掏几千亿,不少人吐槽 “这哪里是投资,分明是交保护费,还得自己送货上门”。 抗议声里藏着更现实的焦虑。台湾经济部门之前预估过,要是美国真加征 32% 关税,台湾产值会损失 9000 亿新台币,12 万人可能失业。 现在为了避免关税,反而要投进去更多钱,相当于 “拆东墙补西墙”。有家长在抗议现场举着孩子的课本说:“教育预算砍了又砍,医保报销比例一降再降,这些钱要是用在民生上,多少家庭能受益?” 这种民生账和政治账的冲突,让越来越多人看清 “被当棋子” 的滋味。 美国的算盘打得精明,可台湾民众的眼睛是亮的。从 2000 亿采购到如今几千亿投资,每次都是美国提要求、台当局点头,最后埋单的却是普通老百姓。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抗议,本质上是大家对 “被掏空” 的强烈反对 —— 谁也不想让自己的血汗钱,变成别人棋盘上的筹码。 台湾在这盘棋里,既有主动出招,也有被迫应对;美国既在施压,也在布局。投资3500 亿或5500 亿,是一条抉择题。台湾选择什么路径,将在不久的未来显现。 信源: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