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爱沙尼亚公然警告中国——“如果中国想与爱沙尼亚保持良好关系,就必须停止支持俄罗斯

爱沙尼亚公然警告中国——“如果中国想与爱沙尼亚保持良好关系,就必须停止支持俄罗斯”!这句话竟出自爱沙尼亚外长-马格斯·察克纳之口。 首先得说清楚,中国从来就没有“支持”俄罗斯参与冲突,中俄之间的是正常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就像中国从俄罗斯进口油气,根本不是什么“战略支持”,而是为了保障国内14亿人的能源需求。 察克纳自己透露,他和中国外长会面时,80% 的时间都在聊俄乌冲突,反复强调 “俄罗斯对欧洲和爱沙尼亚构成生存威胁”,甚至直言 “没有中国支持,俄罗斯打不了大规模战争”。 这种把冲突归因于中国的说法,显然忽略了基本事实 —— 中国在俄乌问题上一直保持中立,既没向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援助,和俄罗斯的贸易也都是符合国际法的正常往来,所谓 “支持” 根本无从谈起。 更值得琢磨的是中爱关系的实际情况。两国 1991 年建交后确实签过不少合作文件,从经贸协定到投资保护协定,再到后来的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连爱沙尼亚的鲱鱼、乳品、冷冻禽肉都早就敲开了中国市场。 但从贸易体量看,2024 年双边贸易额才 11.5 亿美元,还同比下降了 1.7%,其中中国对爱出口 8.1 亿美元,进口 3.4 亿美元,这样的规模在中美、中日贸易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察克纳敢发出这种警告,或许和爱沙尼亚的外交立场有关。作为北约和欧盟成员国,这个国家一直紧跟美国和欧洲的对俄政策,甚至在一些涉华议题上也摆出强硬姿态。 比如此前爱沙尼亚曾指控一艘中国船只切断其海底电信电缆,虽然后来中国外交部回应称主管部门在依法审查、愿意沟通,但这种动辄归咎于中国的行事风格,已经显露端倪。 有意思的是,察克纳的言论在国际上并没得到多少呼应。毕竟各国都清楚,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始终扮演劝和促谈的角色,多次提出和平方案,反倒是一些西方国家持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真正影响着冲突走向。 爱沙尼亚自己作为小国,本应更能理解主权平等的道理,却反过来用 “关系好坏” 要挟大国,这种外交姿态实在有些错位。 从历史互动看,中国对小国一直保持尊重。即便贸易规模不大,依然和爱沙尼亚通过经贸混委会等机制维持合作,10 次例会的召开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尊重从来都是相互的,把自身的安全焦虑转嫁到中国身上,甚至用威胁的口吻提要求,显然不符合外交对等原则。更何况爱沙尼亚此前在台湾问题上还有过干涉中国内政的言行,这种双重标准更难让人接受。 外交场上从来不是靠嗓门大小说话,而是靠事实和尊重立足。察克纳的警告更像是一场自说自话的表态,既改变不了中国的中立立场,也影响不了中爱关系的本质。真正能推动问题解决的,是回到俄乌冲突的谈判桌前,而不是对第三方指手画脚。 爱沙尼亚此举,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意图在国内捞取政治资本,在国际上刷一刷存在感。但这种表演的代价,可能是其国家实实在在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