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替中国向台湾“开炮”的国家出现了,既不是咱天天念叨的“巴铁”,也不是战略协作的俄罗斯,偏偏是个被美国摁着制裁了63年、连电都快用不上的小国。 去年 12 月,定居加拿大的颜姓台胞一家五口,提前两个月订好机票酒店、做足攻略,满心欢喜奔赴古巴开启九天热带度假之旅。 结果在哈瓦那机场刚办完落地手续,就被海关工作人员当场拦下,入境通道直接被挡死,一家人瞬间懵了。 古巴海关官员指着证件明确表态:“我们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台湾地区签发的任何旅行证件,这是长期坚持的外交立场,不是临时政策。” 颜家人赶紧掏出加拿大永久居民卡反复解释,甚至拿出详细行程单说明只是旅游,可官员始终态度坚决,没半点通融余地。 最终三人被工作人员引导至返程航班,精心筹备的旅行彻底泡汤,往返机票、酒店预订损失加起来超过 2 万加元。 这事儿很快传遍台湾旅业圈,不少旅行社紧急排查近期赴古团组,外交圈也因交涉无果陷入被动。 台北外交部随后发布旅行警示,建议民众暂缓前往古巴,还通过驻第三国机构向古巴交涉。 但古巴外交部直接回应,一个中国原则是其外交基石,不会因个别案例改变立场,态度没有丝毫松动。 谁能想到,古巴的案例只是开端,更关键的信号还在后面。 2025 年 4 月,东非国家索马里正式发布公告,宣布不承认台湾护照,成为东非首个明确实施台湾护照入境禁令的国家。 台方急着跳出来控诉,声称索马里此举 “受中方压力”,却拿不出任何证据。 事实上,目前全球 182 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均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护照不被认可本就是国际共识,空间收缩已是必然。 更现实的是,台湾护照的 “含金量” 正在加速缩水。 过去一年里,哥伦比亚取消对台免签待遇,哈萨克斯坦直接关闭台湾旅客落地签通道,已有 5 个国家明确调整对台签证政策。 现在台湾旅行社接团时,必须在合同里附加 “签证政策变动提示”,民众出行前除了查签证,还得额外买高额滞留保险。 有台胞吐槽,以前说 “免签遍全球”,现在去周边国家都得反复确认政策,生怕到了机场被拦。 可另一边,两岸民间往来却热度不减。 2024 年闽台通关查验旅客突破 200 万人次,同比增长近三成,厦门、金门的 “小三通” 航线一票难求。 大陆推出的台胞证电子化、快速通关专用通道,让台胞往返两岸平均节省半小时。 不少台湾商户直言,跑大陆做生意比去东南亚还方便,民生和经济的联结根本拆不散。 一边是台胞持所谓 “护照” 处处碰壁,一边是两岸民间往来愈发顺畅。 这鲜明对比下,什么是国际政治现实,什么是民众真实需求,答案不言而喻。 其实核心道理很简单: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准则,国家标签直接决定外交空间,而这又实实在在影响着普通人的出行自由。 对台方来说,与其纠结 “谁对谁错” 打口水战,不如多做务实举措。 比如加强出境前的风险提示,完善应急领事协助机制,让旅行保险能真正覆盖滞留损失。 这些实实在在的保障,远比空洞的 “护照权利” 口号管用。 古巴的案例虽小,却给全球国家做了示范;索马里的跟进虽远,却传递了明确信号。 未来类似的入境受阻事件,大概率还会继续出现。 对台湾民众而言,认清一个中国的国际规则,调整出行前的准备策略,才是最实际的选择。 毕竟出门在外,能顺利入境、平安返家,比什么都重要。 大家觉得,台湾护照 “含金量” 下降的核心原因是什么?台胞出行该怎么规避风险?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