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美国:绝不允许把使用美国技术的光刻机,卖给中国!中国:绝不允许把使用中国稀土的光

美国:绝不允许把使用美国技术的光刻机,卖给中国!中国:绝不允许把使用中国稀土的光刻机,卖给美国!荷兰阿斯麦:你们这是混合双打吗? 美国的禁令可不是说说而已,从 2018 年就开始给荷兰施压,逼着阿斯麦限制对华出口。到 2023 年更是变本加厉,不仅禁售最先进的 EUV 光刻机,连部分 DUV 型号都被划入限制名单,理由是 “担心助力中国军工和 AI 发展”。 2025 年 1 月荷兰首相干脆承认,特朗普政府还在持续施压,要进一步强化对华禁令,等于把阿斯麦的对华销售通道死死堵住。要知道,阿斯麦的光刻机里,从光源系统到精密控制系统,不少核心技术都源自美国,根本没法绕开这层限制。 可美国没想到,中国手里握着更关键的 “王牌”—— 稀土。很多人以为稀土只是普通矿产,其实它是 17 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在光刻机里简直是 “隐形骨架”。 阿斯麦的光刻机需要精密激光器和高性能磁铁,中重稀土里的钕、镝、铽就是制造这些部件的核心材料,而且对纯度要求极高,得达到百万分之一甚至十亿分之一级别。 中国不仅是全球稀土储量大国,更垄断了高端提炼技术,市面上能满足光刻机要求的高纯度稀土,几乎都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 所以中国 10 月 9 日的公告一出来,阿斯麦彻底慌了。商务部宣布从 12 月 1 日起,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等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尤其是含有中国稀土的产品再出口,必须先拿批准文书。这意味着阿斯麦就算造好光刻机,只要里面用了中国稀土,想卖给美国都得先过中国这关。 有内部消息说,这可能让阿斯麦的出货延迟好几周,甚至面临业务中断风险,毕竟它是全球唯一能造最先进光刻机的厂商,供应链一卡就满盘皆输。 阿斯麦的委屈早有苗头,CEO 富凯之前接受采访时就大倒苦水,说公司成了中美博弈的 “地缘政治棋子”,很多事根本没法掌控。 他最头疼的是中国市场占了公司三成份额,2024 到 2025 年对华销量从数百台跌到数十台,已经让业绩承压。现在中国拿稀土反制,等于又被扼住了另一个喉咙。富凯只能一边游说华盛顿、布鲁塞尔的官员,一边警告美国政策会适得其反,逼得中国加速研发自主光刻设备。 这场博弈里还有更绕的链条。美国想靠技术封锁遏制中国,可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已经站稳脚跟,2024 年建成 81 座晶圆厂,全球市场占比达 31%,连美国企业都在用中国制造的元器件。 而阿斯麦的光刻机不仅卖给美国,还要供应给全球客户,中国稀土管制一落地,受影响的是整个产业链。欧洲车企已经先慌了,之前安世半导体被管制时,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就警告过,供应链断了几周内工厂就得停产,现在轮到光刻机,压力直接传到了荷兰政府身上。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管制并非全面禁运,只是要求出口审批,这和美国的全面封锁形成了鲜明对比。外交部早就表态,半导体产业是全球化的产物,用出口管制搞长臂管辖,最终只会威胁供应链稳定。 阿斯麦高层也清楚这点,他们多次强调供应链一体化的重要性,可在美国的压力下又不得不妥协,如今被中美两边 “夹击”,也算自食其果。 现在再看阿斯麦那句 “混合双打” 的调侃,更像是无奈的自嘲。美国卡技术,中国卡材料,本质上都是供应链话语权的争夺。 这场博弈没有赢家,毕竟光刻机这样的高端设备,缺了哪一环的核心资源都玩不转。而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从来不是靠封锁能推动的,这或许才是中美博弈背后最该被看清的现实。 说白了,这场中美科技链的“时间竞赛”还远没到终点,谁能率先补齐短板、掌握主动权,谁才能真正笑到最后,现在大家都在拼速度、拼耐力,谁都不敢掉以轻心,毕竟,这不仅仅是经济博弈,更是未来全球科技格局的大考,谁都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