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场上的五岁英雄:一家三口的民族气节1937年东北小山刑场,日军军刀寒光闪过,抗日司令王凤阁轰然倒地。五岁的小金子攥紧渗血的拳头,仰头对母亲说:“妈妈,我不怕……”话音未落,枪声骤响,母亲张氏的身体猛地一颤,却拼尽最后力气将儿子死死护在怀中,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襟。这一家三口的悲壮,始于叛徒的出卖。身为辽宁民众自卫军司令的王凤阁,在日伪军围剿中力竭被俘。日军深知他的号召力,先设酒楼劝降,许以高官厚禄,他却全程沉默,只用冷峻目光回应。劝降失败,日军将他双手钉在沉重木磨盘上,鲜血顺着钉尖淌满地面,他仍转头对牢中妻儿喊:“绝不能向侵略者低头!”五岁的小金子早被父亲的气节感染,日军用刺刀穿透他的手背,他咬着牙一声不吭;递来糖果玩具引诱,他挺直小身板怒喊:“我不吃亡国奴饭,不喝日本水!”王凤阁听到这话,泪流满面,连称他“中华民族的好儿子”。母亲张氏则用温柔支撑着这个家,默默为父子俩擦拭伤口,传递着力量。4月24日行刑,沿途百姓含泪送行。王凤阁走在最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从容赴死。张氏临行前叮嘱儿子“学父亲样”,枪响时用后背为他挡子弹。小金子的哭声最终停在刑场,一家三口用生命诠释的气节,在东北大地刻下不朽印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