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3月7日,美25师渡过北汉江,陈德忠奉命侦查道路。 北汉江水奔腾,敌军坦克隆隆碾过河岸,1951年3月7日,美25师强渡而来,志愿军阵地警铃大作。一道身影悄然潜入敌后,陈德忠的侦察队能否撕开迷雾,逆转战局? 朝鲜战场上,第五次战役刚收尾,志愿军正有序后撤,美军却按捺不住,抓住机会大举反扑。3月7日那天,美25师作为主力,强渡北汉江,直奔志愿军侧翼而来。江面宽阔,水流急促,敌军用炮火和飞机掩护,铺桥搭船,一股脑儿涌上北岸。他们的目标很清楚,就是切断志愿军补给线,扩大战果。这时候,志愿军总部急需敌情情报,尤其是道路情况,得知道敌军怎么走、走多快,才能及时调整部署,稳住阵脚。 陈德忠就是这个时候站出来的。他是山东临朐人,1924年生,家里穷苦,1944年参军,1946年入党。解放战争打过不少硬仗,经验足。1950年10月,随志愿军入朝,先在229团当侦察参谋,后来调到侦察连当连长。接到命令,他带队就动身了。任务简单说,就是摸清敌军推进路线,了解兵力分布和地形路况。这活儿不轻松,敌军火力强,巡逻密,稍不留神就栽进去。但陈德忠他们干得细致,沿可能路线一步步探,记录下每条路的宽窄、桥梁稳不稳、侧道能不能设伏。初步情报传回,志愿军据此布防,挡住了敌军第一波冲锋。 说起陈德忠这人,志愿军里谁不知道?入朝没多久,他就带着分队在长津湖那边立功。长津湖战役后,美军喘口气,又开始折腾。陈德忠的任务一个接一个,全是深入敌区那种。3月14日,他带侦察分队到了汉江西北岸敌控区。那地方山多林密,敌军小股部队到处晃荡。两天后,16日上午,在仁仓里北侧,他们设了个伏击,歼灭敌16人,还抓了个俘虏。从那俘虏嘴里和缴获的文件上,挖出不少敌军补给点情报,为志愿军后头行动指了路。 志愿军侦察兵的活儿,本来就是情报为主,可陈德忠他们不光探路,还顺手给敌军添堵。4月10日,他们又渡江,直插敌纵深15公里的西头川。那是敌运输大动脉,坦克车队来来往往。分队一出手,就炸毁30多辆坦克、3辆吉普,歼敌30多名。敌军运输线顿时乱套,补给跟不上,推进速度慢下来。志愿军抓住机会,反手就是一击,稳住了局面。 紧接着,4月17日,陈德忠指挥二连打射亭里山上的敌阵地。那里有三个地堡,敌军守得死死的。志愿军一鼓作气,摧毁工事,歼敌50多名。山头拿下,敌军侧翼露馅,志愿军主力顺势推进。这仗打得痛快,敌军头疼了好一阵。 陈德忠的分队没停下脚步,就在三八线以南前沿转战。化妆成当地人,溜进敌营听风声;扮成敌宪兵,开着缴获的吉普拦车检查,顺带抢情报和抓舌头。有时候打阻击,有时候搞偷袭,几个月下来,以3人伤亡代价,歼敌100多名。敌军巡逻队出门得拉着手,单兵行动更不敢,士气低到谷底。志愿军这手情报战,打得敌军天天提心吊胆。 4月22日,陈德忠他们配合230团,出击孤岭山。部队先拔掉主峰,抢占长兴里高地,那地方敌军还没来得及设防。从侧翼一包抄,10分钟就把敌阵打散。敌兵溃不成军,丢下武器就跑。这次行动,又是情报先行,志愿军摸清地形弱点,才这么利索。 这些仗,一仗接一仗,五战五捷。陈德忠不光杀敌,还把情报一车车往回带。志愿军总部靠这些情报,多次调整战术,挡住敌军反扑。平金淮阻击战里,陈德忠分队打响头一枪,毁敌一辆汽车,毙敌7名,自己队里零伤亡。敌军推进受挫,志愿军防线稳如磐石。 陈德忠的贡献,说白了,就是用情报换来战场主动。敌军装备牛,可志愿军靠脑子、靠胆子,照样周旋。几个月时间,敌军从嚣张到窝囊,全拜这些侦察兵所赐。志愿军这股精神,硬是把美军推进的势头压下去了。 可英雄的路,总有尽头。1951年6月12日,陈德忠在指挥伏击敌军时,中了流弹,当场牺牲。那年他才27岁。志愿军痛失一员大将,可他的事迹传开,激励了多少战士。陈德忠立特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还获一级人民英雄称号。这样的英雄,用命换来和平,志愿军浴血奋战,不就是为祖国站得直、挺得起腰杆吗? 回想那段日子,朝鲜战场上,志愿军面对强敌,没退一步。陈德忠的事,就是缩影。情报战打得好,仗就赢一半。今天我们过太平日子,全靠先烈们顶着。缅怀他们,就得学他们那股劲儿,为国家多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