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台湾新党创始人王建煊曾发文,如果大陆武统台湾,台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台湾省,一

台湾新党创始人王建煊曾发文,如果大陆武统台湾,台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台湾省,一切都与其他省份一样,如果和平统一,台湾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特别行政区,台湾现有的制度与生活方式没有什么变动,还可以省下防务预算6000亿元。 台海两岸统一大势所趋,一位台湾政坛老将的发文,却像一记闷雷炸响岛内舆论:武统让台湾变普通省份,和平统一保留自治还省下巨额军费?这6000亿新台币,能换来啥民生红利?统一路径的选择,究竟藏着多少经济隐秘,台湾同胞的荷包和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王建煊早年从财政口干起,当过前财政部长,管过监察院院长,亲眼看着台湾经济从起飞到如今的军购压力山大。2023年,他在脸书上直球发文,点破统一的两条路子:一条是武统,直接并省;一条是和平,变特别行政区,还能省下那笔让人肉疼的6000亿防务钱。这不是空谈,他的新党从1993年建党起,就主打两岸和平交流,反对分裂对抗。搁在当下台海形势,这话接地气,直戳台湾老百姓的痛点——钱袋子。 想想看,岛内军费年年涨,2023年就砸了6068亿新台币,2024年还计划上6300亿,占GDP三成多,主要买美国二手货,像F-16升级、鱼叉导弹啥的。老百姓呢?每人摊派近2.7万新台币,教育医疗都得让路。东部战区一演习,岛内茶馆里就议论纷纷,这钱花得值不值?王建煊抓准这时机,算这笔账,提醒大家统一不是喊口号,得看实打实的经济账。 武统这条路,王建煊说得明白:台湾直接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台湾省,跟江苏山东平起平坐。行政上标准化,选举进全国人大,司法接大陆法系。居民证件换大陆格式,路牌从繁体转简体,能源不再靠海运那97%的进口,天然气煤储备的断链风险没了。好处是统一快,分裂结束,国家资源共享。但代价也实诚,社会调整大,原有制度得大改,转型成本高。老百姓适应期长点,但长远看,融入大局,经济链条稳了。 和平统一呢?王建煊推这个:台湾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特别行政区,国旗国名统一,内部自治高,现行法律社会管理生活方式基本不动。借鉴香港澳门一国两制,承诺50年不变的资本主义制度,公务员法官多本地人。护照法庭夜市社区,全都沿用旧样。贸易壁垒拆,企业成本降,高铁接轨,农产品直销内地。国际上,以特别行政区身份参与稳,不再求人给空间。这路子避冲突,保台湾独特身份,还放大经济优势。关键是省钱,6000亿防务预算没了,就能转民生。 这6000亿不是小数目,够惠2300万台湾人,每人多2.6万补贴。投医疗,能建100所现代化医院,解高龄社会20%老人医保紧巴巴的窘境,设备更新医生留住。教育上,大学贷款减,学校升级教师薪涨,年轻人买房不那么难,台北房价高企的信义区公宅多起来。半导体产业补贴,台积电不被外力绑架,研发迭代快。这些投入,比军火账单贴心多了,统一红利就这么实打实落袋。 王建煊的观点不是凭空来,他亲历台湾腾飞,也见军购挤民生。岛内武器全进口,战时补给线易断,大陆工业体系全。演习里,台军主力撤澎湖,美航母止步第一岛链。这虚假安全感,花大钱买不来实惠。省下钱,转民生,才是正道。香港回归后,金融中心稳,维港贸易年年增,立法司法本地化,市民生活不变。澳门呢?军费全投民生,教育免费医疗负担74%,老人寿命84岁,养老金每月6000多澳门元,博彩外科技园起,共享大湾区机遇。 台湾若走和平路,效仿香港澳门,就能保持制度,放大优势。产业升级,半导体三代跨越,1.1万亿投资像南科7纳米厂那样落地。社会稳定,经济增长全国前列。统一不是零和游戏,对台湾有益无害。两岸同胞一家亲,和平发展是主流,武统虽确保统一,但和平更惠长远。 MCN双量进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