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中国人不要太自大,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这

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中国人不要太自大,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这些都是低附加值产业,进入战时,分分钟拉爆产量? 这位美籍华人的说法,简直是把“自欺欺人”包装成了高见,这分明是被美国的话术洗了脑,把“自断臂膀”当成了“主动取舍”,把“产业链崩塌”说成了“战略选择”。 现在美国的F-35生产线因缺稀土磁体停摆,155毫米炮弹增产计划一延再延,连最基础的炸药都得靠进口,这要是真到战时,怕是得“分分钟掉链子”。 咱先得戳破“低附加值”这个天大的误区,钢铁、机电、军工从来不是什么“利润薄的苦差事”,恰恰是高端制造的核心,是大国实力的基石。 就说军工领域,一架F-35战机卖8000万美元,里面光稀土磁体就值300万美元,雷达系统里的钐钴合金、发动机的高温涂层,哪一样不是高附加值、高技术密集的宝贝? 可美国自己把产业链的“腰”给打断了,现在92%的稀土氧化物精炼产能在中国手里,85%的高性能磁体制造能力也在中国,美国加州芒廷帕斯矿挖出来的稀土原矿,得100%运到中国加工,才能变成能用的氧化物。 这哪是“嫌利润薄”,分明是自己没了“烹饪技术”,握着原材料也做不出“成品菜”,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赚走核心环节的利润。 现在得州的F-35总装线,因为钕铁硼磁体库存耗尽,部分工段紧急停工,这要是低附加值产业,美国军工巨头能急得跳脚? 美国所谓的“去工业化”,根本不是主动放弃,而是资本逐利下的“产业空心化”,把高投入、高污染的制造环节丢到国外,只留金融、科技等“轻资产”赚快钱,结果把自己的工业根基挖空了。 就说钢铁产业,美国钢铁协会的数据显示,其粗钢产能从1973年的1.37亿吨,跌到2025年的8500万吨,关停了近70%的高炉,连汽车用的高强度钢板都得从中国进口。 福耀玻璃在俄亥俄州建的工厂,成了当地仅存的大型制造企业,可核心的浮法玻璃技术还得靠中国输出。 再看机电领域,波音飞机15%的零部件来自中国,洛克希德·马丁的导弹系统依赖中国生产的特种合金,今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中间品占总进口量的38%,这种“迂回依赖”早就把美国工业的命门交到了别人手里。 这些产业要是真“低附加值”,中国也不可能能靠它们,撑起全球30%的制造业份额,更不会让美国的高端装备离不开中国的中间品。 最可笑的是“战时分分钟拉爆产量”的说法,现在美国连常规弹药都产不出来,还谈什么战时扩产。 美国陆军原本计划今年10月前,实现每月生产10万发155毫米炮弹,结果到11月产量才刚到4万发,新的目标直接推迟到2026年春季。 问题还是出在炸药不够,美国自1986年就停了TNT生产,每年需要6.6万吨炸药,现在供应量才一半,大部分得靠进口;发射药生产依赖加拿大一家工厂,想扩产都没产能。 得克萨斯州新建的弹药厂,三条生产线全延期,第三条干脆推到2027年才投产,这还只是炮弹,换成更复杂的军工装备,缺口更大。 美国防部今年的《关键矿产供应链风险评估》警告,要是中国全面断供稀土,美军12-18个月内就会出现“系统性装备缺口”,近半数F-35战机可能因磁体损耗停飞待修。 战时哪有10年时间让你建稀土分离厂,哪有闲钱砸5亿美元建一条生产线,再花6倍于中国的成本处理废渣? 美国现在连“补短板”都难如登天,因为产业生态早崩了,稀土分离技术中国掌握全球90%的专利,纯度能到99.99%,美国砸2亿美元复制,试产的磁体性能才达美军标准的65%,根本用不了。 想找盟友帮忙,可澳大利亚 Lynas 公司的马来西亚工厂,因辐射污染产能削减40%,缅甸的稀土矿区受冲突影响出口暴跌75%,所谓的“盟友渠道”全是摆设。 更要命的是熟练工人没了,美国制造业工人占就业人口的比例从1965年的28%跌到2025年的8%,连操作高炉的老技工都找不到,新建工厂招不到人,产能根本提不上去。 那位美籍华人说“生产过程耗人力物力利润薄”,可他忘了,工业利润从来不是靠“省力气”来的,是靠全产业链掌控力。 中国稀土产业从开采到磁体制造全链条自主,分离效率比美国高40%,环保成本还低,这才叫真正的“利润优势”。 美国只留开采环节,把加工的利润和技术都让出去,这不是“聪明”,是短视,就像苹果手机,美国赚设计的钱,中国赚制造的钱,可要是没了中国的精密制造,苹果连手机都组装不出来。 所以美国去工业化是资本逐利的必然结果,是把工业根基换成了金融泡沫,现在却给自己找了个“嫌利润薄”的借口。 那位美籍华人所谓的“不要自大”,本质上是对工业实力的无知,对美国神话的盲目迷信。 真到战时,拼的是全产业链、熟练工人、基础设施,这些美国早就丢得差不多了。 中国能造航母、能产导弹、能供全球稀土磁体,靠的是几十年深耕制造业的积累,而不是“放弃低附加值产业”的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