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坚持试点先行积累勘界经验!漯河市“四轮驱动”确保边界新基石平安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刘广超通讯员李国权李龙飞

为有效应对边界地区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挑战,巩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今年以来,漯河市积极探索平安边界创建新路径,以“联动、融合、信息、试点”四轮驱动,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边界新格局。

建立联动机制,夯实制度根基

建立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定期与政法委、公安、农业农村、水利、民族宗教、自然资源等部门座谈协商,建好用好信息共享、定期会晤、联合预防、联合调处、应急处理等长效工作机制,压实各部门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责任。建立市县乡三级联防联控机制,制定边界纠纷应急处置预案,建立边界纠纷隐患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台账,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动监管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向党委、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报告界线管理工作中影响边界地区稳定的重大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理。

推动融合共促,增强联检实效

把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和平安边界创建有机结合,召开联检部署会议暨平安边界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学习国家、省关于界线联检工作的法规和文件精神,组织签订市县乡村四级创建平安边界睦邻友好协议,开展界管法规培训及“落实睦邻友好协议,共同创建平安边界”系列宣传活动。实施“边界+地名文化”宣传,以地名文化凝聚周边群众共识,充分发挥千年古镇、古村、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及街巷地名文化凝聚效应,增进边界地区干部群众情感认同,从源头上减少因文化差异、信息隔阂引发的边界矛盾。

强化信息支撑,提升管理水平

用好漯河市行政区域界线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整理归档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平安边界创建有关文字、图片资料,并对纸质档案进行电子化处理,实现“管档严格、数据安全、用档精准”管理目标。组建全市界桩管护员微信联络群,落实界管员经费,坚持“周报告、月调度”工作机制,动态掌握界桩日常巡检、维护管理情况,畅通边界地区信息沟通。鼓励界线周边群众通过电话、二维码等方式举报故意损毁、破坏界桩违法行为,提升平安边界治理的响应速度和覆盖面。

坚持试点先行,积累乡级勘界经验

漯河市源汇区被河南省民政厅确定为“乡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省级试点,成立由副区长牵头的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经费保障、人员保障和技术保障。勘界过程中,注重做实做细群众工作,走村入户宣传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政策法规、勘界工作的重要意义,强化基层群众平安边界意识。建立界线争议联动解决机制,召开协商会议3次,协调化解乡界勘定遗留问题5个,为基层平安建设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有效提升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截至目前,漯河市已完成第五轮全部4条市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共修复、更换破损界桩4颗,开展平安边界系列宣传活动30余场,沿线涉及县乡村全部签订四级创建平安边界睦邻友好协议,边界地区整体和谐稳定,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筑坚实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