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冬咳嗽辨证论治 这几年小儿咳嗽已成为常见问题。尤其秋冬换季尤为严重。同为小儿咳嗽,按照中医辨证论治讲,一年有一年的咳嗽,并非某个止咳方子治疗咳嗽可以一劳永逸。 以我所在西北地区,诊所这两年看过的小儿咳嗽为例,每年之间都有很大区别。 先从2022年11月末的咳嗽谈起。2022年是一个很大分水岭,人们身体素质和以前有很大区别。小儿咳嗽也和之前有很大不同,病因也是复杂多变。 2022年年底开始,小儿咳嗽表面看似是感受风寒(已经入冬了),但实际上外邪侵入人体后可迅速入里化热,呈现外有寒内有极热的风寒加肺热证,所以当时小儿咳嗽有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痰粘滞难化,且病情进展迅速,如果不能及早控制病情,很快发展成肺炎。 我在治疗初期还没领悟到这点时,治疗结果不尽人如意。后期观察到“痰热”问题,及早用了大量清肺化痰药后,很多小儿咳嗽可以很快转重为安。通过这个阶段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古人会把一些发病急性、传播广,发展迅速的疾病称为“疫”。 去年秋冬小儿外感咳嗽和前两年又有不同。小儿咳嗽发病速度以及危重情况都减轻很多。这时候西北地区气候特点决定了小儿咳嗽辩证不同。 西北冬季虽然天气寒冷,但气候干燥。表现在小儿咳嗽上外有风寒内有燥症。这种咳嗽明显特点是咳嗽夹痰,但痰难咯,同时伴有肺燥的症状。治疗上除了需要解表散寒,还要兼顾清肺润燥利痰才能真正止咳。小儿咳嗽这是去年12月份关于小儿咳嗽做的一个总结,可以参考。 而今年小儿咳嗽又有一些不同,很有意思了。今年西北雨水非常多,可以明显感到气候潮湿,毫不夸张讲今年诊所周围一些背阴地方都能看到青苔,花盆里都长蘑菇了。今年冬季来的也早,十月中旬已经开始下雪,明显气候特点为寒冷潮湿。今年小儿咳嗽表现是咳嗽多痰,痰易咯出,呈现“外寒里饮”证。所以我最近看的小儿咳嗽,要用“细辛、生姜”等辛温药温肺化饮。比如下面这两个病历。 这些孩子服药后,咳嗽恢复快,基本3付药咳嗽即止。其实方子中还少说了一味药:葱白。我让家长回家煎药时放一节拇指长的葱白。葱白可以散寒通阳。 关于小儿外感病,我喜用“桂枝汤”,一是桂枝汤调和营卫、调和阴阳,调和脾胃,属于中正平和的方子,对于孩子稚嫩之体比较安全。其二桂枝汤加减变化无穷,方药可阴可阳,比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可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的羸弱证;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对于小儿脾肺双虚的咳喘证效果也不错。桂枝加芍药汤或者小建中汤,治疗小儿脾虚胃肠痉挛症等等。 前段时间看《名老中医之路》董廷瑤老先生讲小儿治疗,也提到“桂枝汤”在小儿临床中治疗意义,与之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极大的鼓舞我自己。 中医讲“天人合一”,讲整体观,人在自然中生存要遵从、适应自然规律,也受自然环境影响。中医治病讲辨证论治,不仅仅只看病人本身身体变化,也要顺应气候特点,结合当年气候特点辩证治疗才能更全面。(文中所用方药为文中病人专方,参考选用者请咨询专业中医师后酌情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