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寒意渐浓,但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新城区三期的新城体育公园内,仍然活跃着市民们运动的身影。踢足球、打篮球、慢跑、打羽毛球……不同体育爱好的人们各得其乐,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体育不仅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也是许多人强健身心、提升健康素养的不二选择。今年以来,酒泉市锚定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激活体育产业动能、赋能青少年体育成长、发展群众体育运动等方面,精准施策、多元发力,推动酒泉市体育事业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
晨光熹微,酒泉市肃州区全民健身运动中心内已热闹非凡。场馆内,6片标准羽毛球场可灵活转换为4片排球场或2片篮球场,满足市民不同的运动需求。场馆配备了专业的运动设施,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健身服务。
今年以来,酒泉市持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投入,全年争取各级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1.69亿元,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806.1万元,省级及以上赛事活动资金和社会赞助资金502万元,争取各级各类项目168个,不断织密覆盖城乡的健身设施网络,为体育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前出门运动得跑很远,现在出了家门就是公园,休闲锻炼方便多了。”家住肃州区瑞和园的刘大爷点赞干休所“口袋公园”。
该公园的建设是酒泉市盘活城市“金边银角”的生动缩影。今年,酒泉市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建成41个集生态景观、便民设施与运动场地于一体的城市“口袋公园”,让“推门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市民生活常态。

一个个重大体育运动项目的落地,增强了酒泉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后劲。今年,玄奘之路(瓜州—敦煌)户外运动目的地获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成为全国第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重点建设项目,也是甘肃省唯一获批的户外运动目的地,将于2028年建成投运。瓜州县体育馆、肃州区北大街体育馆、酒泉老年大学体育馆相继投运,进一步丰富了群众健身活动空间,满足了群众多样化、专业化健身需求。
赛事活动提质增量体育产业“流量”变“增量”
随着健身场馆越来越多,更多接地气、惠民生的赛事活动走进群众生活。
今年,酒泉市引进国家级、省级赛事活动76项,较去年增长23%,呈现量质齐升局面。特别争取到2025年中国乒乓球会员联赛(西部赛区)、2025年中国击剑冠军赛(佩剑第一站)、2025年中国广场舞大赛(酒泉肃北站)、2025年中国少数民族门球赛(肃北站)、甘肃省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赛事4项、2025年甘肃省青少年科技体育相关赛事活动7项,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体育盛宴。
同时,酒泉市积极推动体育与文旅、商业深度融合,举办“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相关赛事活动80余项,全年累计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610余项,吸引60万人次参与,直接带动消费突破8亿元,成功实现赛事“流量”向经济“增量”的转化,让体育产业成为拉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青少年体育多点赋能体教融合走深走实
青少年作为体育事业的未来,在体育竞技中备受关注。今年,酒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联合酒泉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承办了全国“创芯智力”电子制作亲子赛、甘肃省陆地冰壶系列赛、甘肃省象棋青少年等级赛等赛事,策划举办陆地冰壶、风筝、足篮排三大球、击剑、冬夏令营等主题丰富的青少年体育活动50余场次,吸引超5万人次参与,点燃了青少年运动热情。玉门市、敦煌市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体教融合试点县,可连续4年获得省体育局专项补助资金,为体教融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酒泉市着力构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一生一特长”的特色体育发展格局,开展特色体育活动130余场次,参与学生达10万人次。通过推动专业教练员进校园、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校园训练,持续深化“棋艺知识进校园”“传统武术进校园”“足球进校园”“体育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让青少年在接触多元体育项目的过程中,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培养终身运动习惯。
人才培养与群众体育并进筑牢体育强市根基
刚刚落幕的酒泉市第六届运动会成为检验全市体育发展成效的重要舞台。赛事设青少年组与成年组15个大项、103个小项,涉及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项目,吸引2500多人次参与。
酒泉市第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篮球教练邹行军介绍,本届运动会是省运会备战的选拔赛和练兵场,见证了运动员的拼搏与成长,后续将继续做好“苗子”跟踪培养。
酒泉市羽毛球协会会长曹仲林表示,酒泉市第六届运动会为羽毛球爱好者搭建了全市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交流平台。
一项项体育赛事虽已结束,但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今年,酒泉市坚持“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理念,加大体育人才挖掘与培养力度,全年组队参加国家级、省级赛事,荣获奖牌127枚,注册青少年运动员1082人,培养各级各类裁判员、教练员500多人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数量创历年新高。
群众体育同样亮点纷呈。“今年,酒泉汉武队参加了省‘陇城厂超’足球联赛,最终取得全省第五的成绩。”“陇城厂超”酒泉足球代表队姜瑞雪说,这个成绩是对队员们汗水与拼搏的肯定,更是酒泉市群众性体育事业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现。
今年,酒泉市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引领作用,成功举办“全民健身日”主题系列活动、新年登高健步走、社区运动会等50余场次体育赛事活动,吸引健身群众达10万人次。社会体育组织代表我市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频频亮相,先后8次获得国家级赛事一等奖。同时,全市公共体育场馆推行“一卡通”服务,12个公共体育场馆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累计接纳健身群众近300万人次。市体育中心充分发挥场馆功能,年接纳健身群众超100万人次,实现非税收入90多万元,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酒泉融媒记者李雪锋)
审核:裴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