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记者/凌雪敏通讯员/江关宣)近期,江门海关以“共筑国门防线、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深入进出口食品企业、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集中展示海关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促进地方食品产业发展等成效,向全社会宣传推进食品“安全共治、成果共享”的理念和行动。
在企业,海关关员通过设立展板、发放宣传册、现场互动交流等方式,向进出口食品从业人员解读进出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讲进出口水产品、食品标签等监管要求,并就供澳短保质期食品监管模式改革等企业关心的热点问题答疑解惑,现场气氛热烈。
在社区,海关关员面向现场群众集中展示海关在维护进出口食品安全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讲解牛奶、葡萄酒、保健食品等进口食品真伪的辨别技巧等知识。作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员工,也是跨境购物的消费者,市民刘小姐表示:“海关工作人员介绍了进口食品的监管流程,讲解了如何辨别进口食品标签,让我对食品安全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以后我会更加注意生活中的食品安全。”
这样的场景是该关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的一个缩影。该关采取“线上+线下”“口岸+社区”等形式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活动,一方面深入企业和社区开展专题宣讲,在报关大厅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单,引导企业和群众了解进出口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利用查检、稽核查等外勤执法机会,面向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讲,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今年以来,该关共监管进出口食品贸易总额58.3亿元,其中辖区企业出口酱油年均份额占全国3成、供港冰鲜海捕水产年均出口份额占全国6成。
据了解,江门海关坚决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探索“智慧海关”建设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实践应用,切实提升进出口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效能,严把国门食品安全关。前三季度,该关共查发不合格进出口食品34批,有效阻断了问题食品流入市场。
同时,该关与地方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健全信息通报、联合执法等机制,合力实现进出口食品全链条、闭环式监管,推出“提前申报”“预约查检”等便利化措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提升通关效率,推动监管与服务深度融合,助力形成各方参与的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江门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和商品检验处副处长崔咏梅表示,该关将持续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筑牢进出口食品安全防线,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助推地方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