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平谷区GDP年均增速居全市第一

转自:北京青年报

昨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建设高大尚平谷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专场发布。现场,平谷区区长狄涛介绍,过去五年,平谷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总量跃居生态涵养区首位,年均增速居全市第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乡村振兴统计监测指数,平谷连续两年居首都生态涵养区首位,今年排名全国第58位,较去年又上升20位。

加快打造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

过去五年,平谷区在种业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丰硕成果,自主研发的DNA芯片“凤芯壹号”打破世界垄断,国产种鸡、种蛋首次实现出口“零的突破”,沃德系列白羽肉鸡填补国内空白,基因编辑抗蓝耳病猪实现100%抗病。

下一步,平谷将全面推进农业中关村核心区建设,加快打造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一期11个项目计划于2028年全面建成投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二期项目加快推进,预计2027年进入全面建设期。农业微生物国际创新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将于近期启动建设。未来,随着国农港的全面建成,平谷将集聚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创新基地等一批农业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农业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加快打造洳河畔农科城。

建成全市最大物流仓储集群

过去五年,平谷区加快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推动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促进农业产业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建成全市最大的物流仓储集群,打造北京(平谷)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年底前,平谷区将建成310万平方米高标库,规模达到全市现有高标库面积一半以上。

下一步,平谷将聚焦农业科技创新转化服务功能,集聚相关机构和科研院所,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孵化中心,服务产业创新生态。明年,功能性农业协会将正式组建,未来食品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将启动建设,平谷区将依托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全面合作,在北京建成首个主动健康医院。

中央厨房项目明年初建成投产

过去五年,平谷区创新推动生态价值转化,推出了一批VEP试点,推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体系。今年,平谷还成为北京首个全国碳达峰试点。

过去五年,平谷区加快推动农业产业转型,聚焦农业节水、种业、社会化服务等关键环节突破,建设全市智慧农业引领区。下一步,平谷区将进一步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发挥乡村多元价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平谷区将聚焦打造首都共享中央厨房,康安利丰、紫兴园等中央厨房项目将于明年初建成投产,满足全市百万市民餐食需求。此外,平谷区还将打造农业领域国际交往“会客厅”,农业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将于明年3月开工建设。未来,中欧农食产业园、同一健康(OneHealth)国际合作科学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将陆续落户平谷。

打造平谷特色营商环境品牌

平谷区常务副区长赵文侃介绍,平谷区聚焦“亲商、懂商、助商、成商”的服务理念,着力打造具有平谷特色的营商环境品牌。

平谷区变“政府思维”为“企业视角”,系统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1+N”服务体系,通过推行“提级说不”机制、建立“主动帮联”机制、出台“护企助商”措施、实施十大增值行动4项措施精准破解企业难题。所谓“提级说不”机制,是指在政务服务中规定窗口“无否决权”,建立疑难事项提级研判和“办不成事”跟踪督办闭环,坚决对企业诉求不说“不能办”、只研究“怎么办”。同时,平谷区变“被动受理”为“主动上门”,并制定了落户保障、购房租房、医疗教育等7项人才保障政策,在引进落户、子女教育等十方面给予全方位保障,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文/本报记者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