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市快报爱写作的狮子陆续推出两期“单科之王”专访,聚焦了两位优秀的女生,收获大量点赞和评论。
有网友说:妥妥的优秀的女生,女生学数学很难确实不一定了,我信;还有网友说:用理科的逻辑思维学文科,事半功倍!


确实,在与这些优秀学生接触时,我们发现他们许多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会用理科或文科思维去辅助另一个思维,让两种思维双向发力。
单科之王第三期人物,我们将聚焦一位擅长用理科思维学习语文的男生——杭州高新实验学校葛陈康泽。

在与学校联系推荐学生时,高新实验学校的书记赵忠很快推荐了葛陈康泽,他说,这名学生不仅成绩优异,还特别有想法。
从幼儿园开始,葛陈康泽就表现出对拼音的浓厚兴趣;到了小学中高年级,他开始试着自己整理阅读理解的方法,寻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路径。上了初中后,他的语文成绩非常稳定,一直排在年级前列。
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见到葛陈康泽时,他刚刚吃完中饭,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用不大不小的声音和记者打了个招呼,还主动伸出手礼貌地握了一下。
“我的名字比较长,可以直接叫我康泽。”康泽刚开始略有些拘谨,但进入谈话后,马上变得活跃起来。

为什么选择语文学科来分享?
“相对于理科,我的文科三门课更稳定,尤其是语文,大考基本没有考砸过。我们班的同学也一直觉得,我的学科偏好和大多数男生不太一样。”康泽说,从幼儿园开始,自己就对符号很感兴趣,拼音、汉字都算符号,所以自然就对语文有了兴趣。
再长大一点,康泽把对符号的兴趣渐渐转化为对文字的喜爱。
“最开始是读故事书,慢慢地,字认识得多了,就开始看曹文轩或者沈石溪的小说。现在阅读范围会更广一些,散文、杂文以及一些历史书我都挺感兴趣的。”
阅读通常分为深层阅读和浅层阅读,随着年级的升高,许多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能用于深层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积累写作素材?如果没有时间读完一本完整的书,还有其他方式可以提升写作灵感吗?
“我觉得《读者》和《意林》两本杂志都是比较好的。《读者》以短篇小说和散文为主,可以看看里面的结构编排、情节设定以及散文的细节描写;《意林》以素材为主,大段大段的内容会少一些,但是其中的一些句子都蛮好的,包括写作技巧等等,里面都会详细展开。”
背范文效果并不大
模拟场景是比较好的写作方法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最大的困惑就是:读完书以后,怎么将书中的素材和技巧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拿散文写作来说,可以把自己代入到某个景物或者某个事情中。比如我在一次考试中写过一篇文章,写的是辛弃疾,我把自己代入一阵风,以风和辛弃疾的对话,引出辛弃疾的一生,模拟场景是一种比较好的写作方法。”
还有一些学生,原本作文能拿三十四、五分,努努力可以提升到三十八、九分,但再想往上提就比较困难。
“其实可以在平时创新一下,比如之前我写过一篇作文,刚开始看到题目的时候有点慌,题目是个关于读书的老套话题,第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是个偏向议论文的题目,如果我用白话文去写,可能会泛泛而谈没什么新意,所以我花了五六分钟构思,最后创新地用古文写了这篇文章,拿到了48分。”
康泽说,如果自己不创新,这篇文章肯定拿不了高分,“平时不去创新,等到了中考的时候也不敢去创新了。”
康泽妈妈也给记者发来了一张他写的作文的照片。这篇题为《学贵有专,亦贵于广》的作文,从字迹、文笔、文章逻辑,都非常优秀。


尤其是康泽的字,和记者印象里,许多男生的潦草字迹不同,他的字写得非常端正、清晰,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一种沉稳细致的气质,能感觉到他在写作时的专注和认真。
为寻找适合自己的解题套路
做了张阅读理解题型表
除了作文、考试中的字写得好,康泽平时做的笔记也是非常清晰。

他会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笔分别记下相应的内容,比如在上面这份笔记中,黑笔写的是词语或字,红笔写的是需要注意的重点(读音、用法等),蓝笔写的是备注内容。
康泽告诉我,记笔记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和积累,可以在过程中总结归纳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
“像我小学时,整理过一张阅读理解的题型表,有概括题、情感梳理题、含义题、环境描写题等十几种题型。每遇到一个新题型,我就会在表上补充一点,慢慢地丰富起来。”

这张表格至今还贴在康泽的书桌对面,对于初中的学习来说用处已经不是那么大。但他说,这张表格是自己锻炼阅读理解思维的起点,偶尔看看还是能找到一些思路。
确认题型后,解题思路自然就能有针对性地展开。康泽也举了一些例子。
概括题
一般问题中会有提示性词语,可以去找这个提示词在哪一段,然后根据要填写的内容快速定位相关信息。
赏析题
要仔细看赏析句在文中对应的前后文,分析这句话的作用,理解背后表达的情感。
含义、情感和人物形象题
要综合全文来看,有时候更深层次的含义可能藏在开头或结尾,仔细找找就能找到答案。
文科的学习
和理科逻辑也有强关联
上一期单科之王,我们采访了杭州高级中学的何恒羽,她的政治学习方法被老师点赞:“这个小姑娘用理科的逻辑思维来背文科知识,会分析,条理清晰,事半功倍。”
康泽在和记者的交谈过程中,也提到了这种学习方式。
“我感觉自己是一半理科思维一半文科思维,平时也会把理科思维运用到语文学习中。”康泽在表达时思路特别清晰,说话很有条理。
“我感觉理科思维对语文学习还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在议论文写作上。因为议论文很多时候是靠理科的逻辑去看待的。议论文有立论或者驳论,我喜欢写驳论,就是先把对方的观点亮出来,然后去批驳这个观点,再引出自己的观点。在写作文的时候,将论证和论据的思路穿插在细节和事例中,其实就是在用科学和数学的逻辑,将思维串起来。”康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