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社区引发的离婚 45岁的中年女人本打算宠老公一下给他买了高档的养老社区,结果她55岁的老北鼻一听到“养老”就提离婚了。她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好心反被伤。 这是我们客户的真实案例。 3年前她老公查出糖尿病,她一边鼓励老公说“糖尿病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平时注意饮食,那跟正常人就是一样的。”一边呢,她买了大量的糖尿病书籍研究,还拉着她老公一起锻炼。她以为这次的危机会让老公感动跟她更贴心,没想到老公反而对她越来越冷淡了,甚至不再和她过夫妻生活。她很疑惑为什么?是老公外面有人了?还是单纯的身体不行,她一番调查之后,意识到老公的身体真的是不行了。于是她投注了更多关爱给老公,在老公讳疾忌医时强拉着他去做检查,托关系找专家带老公去看病,给老公买养老社区,可她老公呢,却突然提出“离婚吧”她说当时听到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什么自己为老公做了这么多,老公居然要离婚,她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就来找我做咨询了。 咨询中我们发现,她老公的情况是很典型的“更年期”状态,而她呢,虽然一直做着对她老公好的事,但她说话总是批评、打压,一开口就是“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自己不重视,我都在帮你了,你就不能上点心吗”“这个养老社区多贵啊,以后我不去的时候,你在哪儿至少有专业的人照顾你啊”。当然今天我就不多说她怎么改变她的说话方式。 今天我想谈谈男性更年期。 在这个时期的男人通常会有3个典型变化:一个是生理上的“力不从心”,还有就是,心理上的敏感增加,他们对“衰老”“疾病”这些字眼特别敏感,他们会用沉默、回避或愤怒来掩饰他们内心的不安。这就会加剧他们对自我的怀疑,否定。他们会想,自己是否还有价值,是否还被需要,是不是就会被抛弃。 在这个案例里,我们这位客户所有的关心行为:研究糖尿病、督促看病、购买养老社区,在她老公的眼里,就会被翻译成一句话:“你快不行了,你是个病人。” 这种信息恰好击中了男人最脆弱的部分。当男人陷入更年期的心理泥沼时,过度的照顾反而会加重他的负面感受。这个时候,他最需要的是“被需要感”和“价值确认”。 借着这个案例,从心理学角度,我给你们3个对策: 第一,多“买体验”少“买保健品” 和他一起规划一次轻度冒险旅行,或者学习一项新技能,比如摄影、游泳、打羽毛球。新鲜的体验能打破他“病人”的自我定位。 第二,多“请教”少“空夸” 空洞的夸奖会让他觉得被敷衍。真正有效的,是真诚地向他请教,你工作中的难题、家庭重大决策,甚至他擅长的一些事情。让他感觉到:“我的智慧和经验仍然被你需要。” 第三,多“贴他”少“啪他” 当性生活力不从心的时候,亲密接触反而更重要。一个睡前的拥抱、看电视时轻握他的手、出去逛街时挽着他的胳膊,这些不带性目的的身体接触,会重建亲密感,这些行为等于在告诉他:“我爱的是你,不是你的身体表现。” 当我们这个客户接受了这些后,转机发生了,她停止了“过度照料”,开始对老公“示弱”。那次她第一次对老公说“这个家不能没有你拿主意”的时候,3个月不和她沟通的老公,眼眶红了。 当然我们都知道,衰老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我们从出生开始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死亡,如何跟另一半一起面对衰老、死亡,是婚姻中最隐秘的智慧,特别对于中年人来讲。 有时候,最深的爱不是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是小心翼翼地守护对方那点脆弱的自尊。 如果你遇到这种问题,可以后台留下📞,我和你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