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罗夫提出结束冲突的条件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表示,若不根除冲突根源并考虑俄罗斯利益,就不可能结束乌克兰冲突。 拉夫罗夫对媒体表示:"……我们认为,若不考虑俄罗斯利益并根除冲突根源,就不可能结束冲突。"这位部长强调,克里米亚归属问题对俄罗斯方面而言已最终解决。 他明确表示这事在俄罗斯这边早就已经是“翻篇”的事了,不存在所谓重新谈判或者退让的问题。对于外界来说,这一表态再次划出了俄罗斯的底线。 不少人可能还记得,2014年克里米亚的那场公投,俄罗斯说这是当地居民的自决,是合法的统一,而乌克兰和西方则一直不认这个账。 现在时隔多年,这个问题依然是俄乌冲突中最敏感的地带之一。拉夫罗夫这次又重申这件事,其实就是在提醒各方:别指望俄罗斯会在领土问题上退一步。 这种做法在俄罗斯外交政策中已经是常规操作了,只要涉及主权和国家安全,态度就只有一个字——硬。 当然,把克里米亚问题摆在台面上讲,不只是为了回顾历史,而是想说明一个现实:乌克兰问题不是简单的边界之争,更不是一场局部冲突,而是关乎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大局。 从俄罗斯的角度看,北约的东扩已经快挨着门口了,乌克兰又想加入北约,这在俄罗斯看来就是明晃晃的威胁。 所以俄罗斯一直强调,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在他们眼中,所谓“源头”就是乌克兰的地缘定位和西方军事力量的推进。 这次采访并不只是一次外交表态那么简单,其实是俄罗斯借机重申它对乌克兰局势的整体看法。换句话说,不是你和谈几次、停火几回就能解决问题。 而是要从制度和格局上给俄罗斯一个安全感。俄罗斯的底气从哪儿来?一方面是它手里握着的能源和军事主动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认为在这场冲突中,时间站在它这边。 毕竟欧洲现在也在为能源高价和通胀发愁,美国的援助也不是无限的,俄罗斯想的是拖得越久,局势越有可能向它倾斜。 不过这事也不是俄罗斯说了算,乌克兰当然不会认同克里米亚已经归属俄罗斯的说法。从2014年到现在,乌克兰一贯立场就是“克里米亚必须收回”。 这已经成了它国家认同的一部分。而西方国家尽管也有各自利益考虑,但在口头上都支持乌克兰的领土完整。这种情况下,双方的立场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谁都不可能轻易让步。 比较有意思的是,最近中东局势又起波澜,美国在那边被拖住了更多精力,欧洲内部也因为经济问题焦头烂额。这种背景下,俄罗斯的发声就显得更有目的性。 它知道现在不是别人集中精力对付它的时候,所以敢于再次强调自己的立场,希望借此给外界释放一个信号:俄乌冲突的解决不能只靠施压和制裁,更要考虑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从历史上看,大国之间的地缘博弈从来都不是靠一场谈判就能解决的。像克里米亚这样的问题,在不同国家眼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合法性理解。 俄罗斯认为这是保护本国居民的自决权,乌克兰则认为是赤裸裸的吞并。这样的分歧,不是一两场和平会议就能调和的,更别说在没有互信基础上谈妥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拉夫罗夫的这番话,其实是俄罗斯在告诉世界:如果你们真想结束战争,那就得从我们关心的地方下手,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这种说法虽然听起来强硬,但在国际政治中却并不稀奇。毕竟,每个国家在涉及主权和安全的时候,都不会轻易退让。 这也意味着,乌克兰冲突的未来,依然是一个复杂的多方博弈,谁也不能轻言胜负。当然,这场冲突的演变还牵涉到很多因素。 比如大国之间的战略平衡、经济合作、能源安全等。俄罗斯现在能在外交场合反复强调克里米亚问题,说明它不仅仅是在应对乌克兰,更是在和整个西方体系做博弈。 而西方国家呢,也在不断调整策略,在援助、制裁、外交之间寻找平衡点。谁都知道,一场持久战未必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但偏偏又找不到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出路。 所以说,拉夫罗夫这次的采访,既是重申立场,也是在给未来的谈判设定前提条件。别看只是几句话,背后却藏着俄罗斯对整个冲突走向的判断和布局。 想让这场冲突收场,看来还得从理解每一方的底线出发,而不仅仅是喊几句和平口号就能解决的。现在,局势远远没到可以松口气的时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