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宣布:39天停摆落幕!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9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就结束联邦政府“停摆”达成一致。此次政府“停摆”始于9月30日晚,因美国国会参议院未能通过一项临时拨款法案,联邦政府于当天午夜开始“停摆”,这是联邦政府近七年来的首次“停摆”,也是特朗普任期内的第二次“停摆”。 这场僵局持续39天,创下美国历史上最长政府停摆纪录。两党围绕医保补贴的政治博弈,让数千万民众直接面临收入中断、生活保障缺位、出行受阻的困境。 据美国劳工部数据,67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73万公职人员需无偿加班。华盛顿特区的救济粮发放点前,领取物资的车辆排起近800米长队,部分家庭因断收入面临房贷违约,甚至不得不计划搬离现有住所。 美国农业部统计显示,4200万美国人的食品救济金被暂停发放,这是该福利计划设立60年来首次出现此类情况。最高法院驳回恢复发放的诉求后,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雪上加霜,多地食品银行出现物资短缺。 加州护士丽莎的遭遇极具代表性。她的丈夫是联邦公园管理员,停摆期间收入归零,两人不仅要面对房贷还款压力,连孩子的常用感冒药都舍不得购买,最终只能依靠社区教堂的食品银行维持生计。像丽莎这样的家庭并非个例,约45%的无薪加班联邦雇员都面临类似的经济困境。 美国运输统计局数据显示,停摆期间单日航班取消超1500架次、延误近7000架次,40个主要机场被迫削减航班运力。大量民众的感恩节出行计划泡汤,部分旅客在航站楼滞留超24小时,只能打地铺等候改签。 经济层面的冲击同样显著。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0.3,创下三年来最低值。据行业数据统计,旅游行业营收环比下滑18%,零售门店客流量减少23%,第四季度GDP增长受明显拖累,经济衰退的担忧持续升温。 这场僵局的背后,是两党14次否决临时拨款法案的对峙。民主党坚持推进医保福利扩容,共和党坚决反对相关预算安排,特朗普甚至公开威胁停发部分医保补贴,三方互不相让,将民众福祉当作政治筹码。 参议院达成一致后,多数党领袖舒默公开表示,“这是为民众福祉迈出的关键一步,我们结束了无意义的内耗”。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则强调,“妥协不代表放弃原则,医保议题的单独投票将保障纳税人权益”。 据《华盛顿邮报》实时报道,参议院于11月9日晚间以68票赞成、3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修正后的临时拨款方案,其中12名共和党议员跨党派支持。方案已紧急提交众议院,议长约翰逊表示将在48小时内安排投票,大概率能顺利通过。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若方案符合国家安全与民生需求,将尽快签署”,但仍暗示不会在医保补贴问题上“过度让步”。美国白宫同时宣布,联邦政府各部门将于法案签署后24小时内启动复工,滞留的联邦雇员可凭工作证明申请欠薪补发。 此次达成的“一致”本质是暂时妥协:临时拨款将为联邦政府提供资金至2026年1月,医保相关议题将单独安排投票。但修正后的方案仍需经众议院通过,并送交总统特朗普签署,最终能否顺利落地仍存在不确定性。 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政治博弈,暴露了美国治理效率低下、党派协调失能的核心问题。政客将党派利益置于民生需求之上,让普通民众为政治博弈买单。39天的艰难承受,让不少美国人对未来缺乏稳定预期,对政府的信任度也降至历史低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