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老乡给西路军电台台长耿锡祥做了一碗面条。耿锡祥狼吞虎咽时无意中一抬头,发现老乡神情不对。他心中一惊,放下碗就跑。老乡扯着嗓子大喊:“有坏人喽,赶快抓喽!” 耿锡祥1909年10月8日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城关区西塆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三代雇农都不识字,家里穷到没饭吃。他姐弟四人,姐姐七岁就被送人当童养媳,他五岁送到外祖母家寄养,六岁开始给人放牛贴补家用。外祖母家表兄弟在学堂读书,早晨在家反复唱读课本,他通过听他们读书认字,白天放牛时抽空复习,晚上在油灯下用草纸抄写练字,几年下来认识不少字,还学会写算。 1925年,中共黄安县特别支部在当地开展学运农运,宣传五卅惨案三民主义和耕者有其田思想,影响农村贫苦农民。耿锡祥常跟着叔父耿显和外出打工做挂面,走南闯北,看清社会黑暗,耳闻目睹农运,加上参加当地三民主义夜校学习,坚定参加革命信念。他参加了当地打倒军阀列强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的游行,听了民主革命演讲,从此投身家乡农民运动。 1927年耿锡祥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任黄安赤卫军游击队长,同年进入军政学校通信队学习,后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电台股长,红军总司令部电台台长。作为西路军电台台长,在西路军通信机构中负责指挥台工作,下辖多部电台,确保内部各军及同中央台之间的无线电通信联络。他从放牛娃成长为无线电通信工作者,在物质条件匮乏技术装备不足情况下,和战友克服困难,使有线通讯和无线电台通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之后,耿锡祥脱离队伍,被敌人抓住。敌人把他送到永登补充团。在补充团,他跟被俘战友一起干重体力劳动,每天在敌人监视下从事繁重活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补充团调回永登县,进行队列训练。 耿锡祥听说三连有人被打,立即跑出去打听,确认是方纪寿遭受殴打。方纪寿之前偷偷找到耿锡祥,询问以后打算,两人虽在一个营但不同连,平时难以联系。十几天过去,方纪寿独自尝试逃跑,被马家兵发现抓住,打得皮开肉绽,由于忍受不了痛苦,当晚自杀。耿锡祥抬头盯着天上云朵,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这天黄昏,连长和排长接到命令,跑去营部集训,只留下司务长带班。耿锡祥看一眼渐渐西沉太阳,天黑透后周围静悄悄,他偷偷爬起来,和两个事先商量好的战友一起摸黑来到围墙下。三人依次爬上木杆,再爬到围墙上,顾不上围墙高度,一起跳下去。跳墙动静惊动马家兵,身后响起杂沓马蹄声,三人拼命向前跑,最终钻进山里。在山里藏几天后,他们决定分开走。 这天天渐渐黑下来,耿锡祥拖着疲惫身体走进一座村庄,敲响一户人家屋门,请求给点东西吃。老乡上下打量他一眼,皱起眉头,紧接着换成笑脸,热情说道人在外谁还没难处,跟我来给你做饭吃。耿锡祥连连道谢,跟在老乡身后走进屋里。老乡端来水,又烧火做饭,很快做好一碗热热面条。耿锡祥接过碗,低着头,不管面条烫嘴,狼吞虎咽吃起来。 吃到一半,耿锡祥无意抬头,发现老乡神情不对,放下碗就跑出去。老乡扯嗓子大喊有坏人赶快抓。耿锡祥跑得更快,在夜色遮掩下摆脱民团追击,走个通宵。 天亮后,耿锡祥走在山边小路上,遇到一个打铁的挑着担子。打铁的扭头看他半天,叹口气,说这样不行没法走,我帮想想办法。耿锡祥一脸疑惑瞅他一眼,没吭声。打铁的继续说自己是河南人,曾在国民党那儿当过兵,被红军俘虏,红军给他讲道理,发路费放回家。耿锡祥听后放下心。 打铁的特意等到晚上,才带着他去一个老乡家里,说是他表弟刚从部队接回来,麻烦帮找身衣服换。打铁的边说边把钱塞到老乡手里。耿锡祥穿上西北大棉袄,头上包一块白布。第二天一大早,他挑着担子,打铁的拿着棍子,二人走在街上,巡逻兵连问都不问。 几天后,两人到达兰州。耿锡祥辞别打铁的后,向黄河铁桥走去。站在铁桥附近,他发愁过桥需要通行证。就在无计可施时,突然过来一队马车。他灵机一动,紧走几步,混在马车中,顺利过桥。 走到定西时,耿锡祥又被抓去当兵。几天后,队伍准备南下,来到泾川,一军官给他们训话,说要经过共党区域。接下来的话耿锡祥一句没听进去,他只知道自己终于可以回家。 队伍走到驿马关时,耿锡祥打听到这里驻扎八路军。他借口去上厕所,转身钻进八路军警卫连里。警卫连把他送到团部,在那里他理了发,洗了澡,还换上干净新衣服。耿锡祥被送到延安时,远远看见宝塔山,眼泪唰一下流下来,说我终于回到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