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教授:如果中美在台海发生冲突,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菲律宾,这几个国家应该会以不同的方式介入。 台海这块地方,就是我们的核心利益,谁也别想动摇。中国一贯主张和平统一,通过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拉近两岸距离。可美国那边总爱搅局,军售不断,拉着一帮盟友围上来,搞什么印太战略。 先看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核心盟友,这些年在台海问题上的动作越来越多。日本不仅和美国频繁举行 “美日联合军演”,2024 年还修改了《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明确将台海局势纳入 “重要关注事项”,甚至在琉球群岛新增了多个军事基地,部署了岸基反舰导弹和爱国者防空系统。 按照金灿荣教授的分析,若冲突发生,日本很可能会以 “后勤支援” 的方式介入,比如开放冲绳的美军基地供美军停靠、加油、补给,甚至可能出动自卫队为美军提供情报收集、海上警戒等辅助服务。 毕竟日本和台湾地区有不少经贸往来,而且日本一直担心台海局势影响其海上运输线,从自身利益出发,介入的可能性不小。 再看英国,虽然是欧洲国家,但这些年一直在 “印太战略” 里刷存在感。2023 年英国派出 “伊丽莎白女王” 号航母打击群前往亚太,2024 年又和日本签订了《互惠准入协定》,允许两国军队在对方领土上开展训练和部署。 金灿荣教授认为,英国可能会以 “象征性介入” 为主,比如派遣少量军舰或侦察机前往台海周边海域,配合美军行动,同时在国际舆论上声援美国。不过英国距离台海较远,军事介入能力有限,更多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维护和美国的特殊关系,同时彰显自己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 加拿大的情况和英国有点类似,作为美国的邻国和北约盟友,加拿大近年也跟着美国在亚太地区活动。2024 年加拿大海军多次派遣护卫舰穿越台湾海峡,还和美国、日本在西太平洋举行联合军演。 按照分析,加拿大可能会派出海军舰艇参与美军的 “联合巡逻”,或者提供一些情报支持。不过加拿大的国防预算有限,军事力量相对薄弱,介入的规模和力度可能不会太大,更多是出于同盟义务的 “凑数” 行为。 澳大利亚则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的 “铁杆盟友”,两国不仅签有《澳新美安全条约》,2024 年还和美国、英国组建了 “奥库斯” 联盟,澳大利亚更是花费巨资从美国购买核潜艇。 金灿荣教授指出,澳大利亚很可能会积极介入,比如派遣海军舰艇前往台海周边海域,参与美军的军事行动,甚至可能出动 P-8A 反潜巡逻机进行情报侦察。澳大利亚一直将中国视为 “主要战略挑战”,而且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从维护同盟关系和自身战略利益出发,介入的积极性会比较高。 以色列和其他几个国家不太一样,它和美国是 “特殊盟友关系”,但和中国也有不少经贸和科技合作。金灿荣教授认为,以色列可能会在 “技术支持” 方面介入,比如向美国提供一些先进的无人机、导弹防御系统等军事技术,或者在情报共享方面提供帮助。 不过以色列地处中东,距离台海遥远,直接军事介入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以色列不想因为介入台海冲突影响和中国的关系,毕竟中国是以色列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技术合作对象,所以介入方式会比较隐蔽和有限。 菲律宾的情况比较特殊,作为距离台海较近的国家,而且和中国在南海有领土争议,菲律宾近年和美国走得很近。2024 年菲律宾和美国新增了 4 个军事基地,允许美军在这些基地部署 troops 和武器装备,而且菲律宾总统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 “台海局势稳定的重要性”。 按照分析,菲律宾可能会允许美军使用其新增的军事基地,为美军提供后勤保障,甚至可能出动海岸警卫队在台海周边海域进行巡逻,配合美军行动。不过菲律宾的军事实力较弱,而且国内民众对美军存在不少抵触情绪,介入的程度可能会受到国内舆论的制约。 当然,这些都只是基于当前局势和各国关系的分析,实际情况是否会如此,还要看冲突发生时的具体态势。但从这些国家近年的动作来看,金灿荣教授的判断确实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也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台海局势背后复杂的国际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