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胡塞武装警告: 若加沙停火破裂将恢复袭击以色列 2025年11月10日,也门

胡塞武装警告: 若加沙停火破裂将恢复袭击以色列 2025年11月10日,也门胡塞武装当地时间9日警告,如果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破裂,该组织将恢复袭击以色列并禁止以色列船只在红海和阿拉伯海航行。(据新华社) 这份警告绝非口头威慑,胡塞武装过去一年多的行动早已用事实证明其执行力。2025年7月,他们4天内连续击沉两艘赴以色列货轮,希腊货轮“永恒C”号被6枚导弹击中沉没,造成4名船员死亡;由我国制造的注册地为利比里亚实际运营人为希腊的“魔幻海洋”号货轮遭遇多波次联合打击,挨了5枚反舰导弹、3架无人机和8枚水雷,持续约90分钟后沉没,其抗打击能力超出胡塞武装预期。截至2025年3月,他们累计攻击超190艘船只,对美军军舰的袭击多被拦截,但针对商船的打击已足以震慑全球航运业。 红海航道的战略价值无需多言,全球约12%的贸易量、2025年最新统计的18%集装箱运输都依赖这条航线,中国40%的石油进口、日本90%的能源进口均需由此通行。以色列的埃拉特港作为该国在红海的唯一港口,曾承担30%的进出口业务,2023年还有134艘船抵达,到2025年5月就只剩6艘,车辆进口量从15万辆骤降至零,港口收入锐减80%,累计债务已超12亿美元。一旦胡塞重启封锁,商船只能绕道好望角,航程增加4000公里,运输成本飙升350%-400%,40英尺集装箱运费从2000美元涨到9000-10000美元,跨境网购运费已上涨20%-30%,大型家电延迟交付成为常态,这些额外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全球消费者身上。 大国干预让本就复杂的局势更添变数。美国牵头成立“联合海上力量”介入红海事务,表面是打击胡塞武装,实则有明确的自身利益考量——2025年美国通过红海出口的液化天然气占全球总量的18%,价值约270亿美元,保护航线就是保护其能源出口利益。值得注意的是,拦截成本的悬殊让美军也倍感压力:胡塞“圣城-3”弹道导弹造价约80万美元,而美军“标准-6”导弹单次拦截成本就达400万美元,成本比5:1的消耗战难以持久,仅2025年上半年,美军在红海拦截行动已耗费23亿美元,相当于日均1270万美元。另一边,胡塞武装的装备实力持续升级,其“巴勒斯坦-2”型导弹末端速度达16倍音速,技术上并非单一国家支持,而是采用多国元件拼凑而成,推进剂配方与俄罗斯“匕首”导弹相似,制导芯片则是黑市流通的韩国产28纳米制程元件,这种“混合技术”让反制难度大幅提升。 加沙停火协议本身的稳定性本就存疑。自协议生效以来,以色列已被指控违反协议超过125次,空袭、射击平民、封锁人道主义通道等行为从未间断,2025年10月28日以军空袭拉法难民营,造成29人死亡(含17名儿童);哈马斯则因以方违约,推迟移交人质遗体,双方的相互指责让协议逐渐沦为“纸上约定”。更关键的是,这份协议未触及核心矛盾: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未解除,约旦河西岸的占领未停止,巴勒斯坦难民的安置问题被搁置,连基本的监督问责机制都未建立,这样的临时协议随时可能因微小摩擦彻底崩塌。 冲突升级的代价,最终都由普通民众承担。加沙的孩子在废墟中寻求生机,红海的船员冒着生命危险执行运输任务,全球消费者要为上涨的物价买单,胡塞武装袭击商船已造成累计127名船员死亡,以色列空袭加沙则导致15287名平民丧生,战争带来的伤痛没有赢家。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