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公元234年,蜀汉大臣刘琰怀疑妻子胡氏与后主刘禅有染,让一群士兵狠狠抽她的脸,并

公元234年,蜀汉大臣刘琰怀疑妻子胡氏与后主刘禅有染,让一群士兵狠狠抽她的脸,并将她扫地出门。胡氏气愤难当,到后主刘禅处告状。没想到,刘禅的做法让所有大臣都倍感意外。 234年,这一年的正月,按惯例,大臣们的女眷要进宫给吴太后拜年。刘琰那个长得挺漂亮的妻子胡氏,也去了。 问题就出在这儿。吴太后也许是太无聊了,特别喜欢胡氏,拉着她聊天,竟然让她在宫里住了一个月。 等胡氏高高兴兴地回了家,等来的不是丈夫的嘘寒问暖,而是一场灭顶之灾。 刘琰,这个既无能又多疑的老头,彻底疯了。 他“怀疑胡氏与后主有私”,他认定自己被刘禅给“绿”了。 他接下来的操作,简直刷新了下限。他没有去质问,没有去调查,他直接叫来了一群士兵,当众对胡氏动用了私刑,狠狠地抽她的脸。 这还不算完,史书记载,他还“以履踏(胡氏)面”,就是用鞋底去踩她的脸。 这在古代,是对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最大的羞辱。 打完踩完,刘琰一纸休书,把胡氏扫地出门。 他如果只是怀疑,关起门来打老婆,那是“家务事”,虽然不地道,但在那个时代,外人不好管。 可他偏不。他叫来士兵,用鞋踩脸。 这是在干嘛?这是在搞“行为艺术”,他是在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向所有人宣告:“我刘琰被皇帝戴绿帽了!” 这已经不是家暴了,这是赤裸裸的政治碰瓷。他把皇家的脸面,连同他老婆的脸面,一起扔在地上踩。 胡氏是什么反应?气愤难当! 她没选择忍气吞声,也没回娘家哭。她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她去官府告状了。 她告的,是当朝车骑将军刘琰! 这案子谁敢接?皮球一路被踢,最后直接送到了最高司法部门,摆在了后主刘禅的案头上。 这下全成都的目光都集中过来了。 大家都在看,这位“扶不起的阿斗”,这位“绯闻男主角”,要怎么处理这个烫手山芋。 是和稀泥,安抚一下老臣,把事情压下去?还是恼羞成怒,不顾程序正义,把胡氏也给办了? 这时候,刘禅的反应,也就是标题里说的那个“意外”,来了。 他没有回避,也没有私下处理。他勃然大怒,但这个“怒”,发得极其讲究。 他直接让司法部门公开审理。 司法部门很快给出了判决意见,理由简直是千古名句,就八个字: “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 “士兵,不是给你用来打老婆的。” “脸,不是给你用来当鞋垫踩的。” 这判词,滴水不漏。它巧妙地避开了那个最敏感的“通奸”传闻,压根不聊你怀疑得对不对,它只抓住了刘琰滥用私刑、公开侮”辱这个既成事实。 刘禅批准了这个判决。 最终的判罚是:“琰竟弃市。” 刘琰,被拉到菜市口,公开处斩,尸体还要暴尸三天。 这下,所有大臣都“倍感意外”了。 他们意外的,不是刘禅敢杀人,而是刘禅杀人的方式和时机。 要知道,刘琰再怎么是个“花瓶”,他也是车骑将军,是先帝的故旧。就因为“家暴”,至于死罪,还是最”严”厉的“弃市”吗? 这正是刘禅的“狠”。 咱们得看看时间点:公元234年。 这一年,诸葛亮正在干嘛?他正在五丈原,进行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北伐。蜀汉的军国大事,全压在诸葛亮身上。而刘禅,这个常年被诸葛亮“罩着”的皇帝,独自在成都处理朝政。 刘琰的这通操作,无异于在蜀汉的大后方点火。 刘禅如果忍了,那全天下都会认为: 皇帝真是个窝 囊 废,被人指着鼻子骂“奸夫”,屁都不敢放。 皇帝的权威,连一个老臣的家务事都搞不定。 这对一个急于证明自己、准备亲政的皇帝来说,是致命的。 刘禅不能忍。 他杀刘琰,表面上是为胡氏出头,实际上是在捍卫自己的“皇权”。 他用刘琰的血,给成都所有的大臣上了一课: 第一,别拿皇室的尊严开玩笑。 第二,我刘禅,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个“阿斗”。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都忍不住锐评一句:刘琰这帮老臣,“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翻译过来就是:纯属自作自受。他一个元老重臣,连这点“分寸感”都没有,死得不冤。 这还没完。 处理完刘琰,刘禅还干了一件事,彻底断了这事的根。 他下令:“自是大臣妻母朝庆遂绝。” 从此以后,废除所有大臣女眷入宫朝贺的礼仪。 这个做法,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危机公关”。 如果他心虚,他可能会“查无此事”,然后让这个习俗继续下去,以示清白。 但他没有。他用一个强硬的行政命令,直接切断了流言蜚”语可”能再次发生的物理途径。 他不跟你解释,他不跟你辩经。他是皇帝,他用“规矩”来解决问题。 这手腕,这决断,这冷酷的政治理性,哪里像个“阿斗”? 所以你看,公元234年的这场“家暴案”,根本不是什么桃色新闻。它是一个“政治花瓶”的作死之路,更是一个“傀儡皇帝”的立威之战。 刘禅用一场“意外”的死刑,告诉了所有人:当诸葛丞相不在家的时候,这个家,我刘禅照样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