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08年,曹操最爱的小儿子曹冲病逝,他伤心欲绝,吃不下饭。曹丕曹植等前来安慰,曹

208年,曹操最爱的小儿子曹冲病逝,他伤心欲绝,吃不下饭。曹丕曹植等前来安慰,曹操却冲他们怒吼道:“仓舒的死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大幸!”众人面面相觑,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要明白曹操的“痛”,先得知道他失去了什么。曹冲,字仓舒,在曹操那堆儿子里,是个“异类”。 他不是曹彰那样的“黄须儿”,猛则猛矣,脑子差点意思;他也没有曹植那股子文人骚客的“不羁”,才华横溢,但不适合执政;他更不像曹丕,深沉、内敛、城府极深。 曹冲是啥样的?史书记载了两件小事,全国人民都知道。 一件是“曹冲称象”。孙权送来头大象,大家都没辙,不知道多重。曹冲这年才六岁,他站出来说:“把象赶船上,刻个线,再往船上装石头,到那条线为止,然后分批称石头。” 这事儿,搁现在顶多算个“奥数小天才”。但在当时,这叫“智慧”。曹操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乐开了花。 但第二件事,才真正要了曹操的“命”。 曹操的马鞍被老鼠啃了,管仓库的小吏吓得魂飞魄散,按曹操的军法,这是死罪。曹冲知道了,悄悄拿刀把自己的衣服也划了几个洞,装成老鼠咬的,然后一脸愁容去见曹操。 曹操问咋了。曹冲说:“人家说衣服被老鼠咬了,主人会倒霉。” 曹操一听乐了:“胡说八道!” 这时候,那个仓库小吏才战战兢兢地来自首,说马鞍被咬了。曹操哈哈一笑:“我儿子的衣服在身边都被咬了,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称象,是智商;救库吏,是情商,更是“仁心”。 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乱世,曹操自己杀了多少人?他太清楚一个统治者如果只有“术”而没有“仁”会怎样。他看到了曹丕的“术”,也看到了曹植的“才”,唯独在曹冲身上,他看到了“仁”与“智”的完美结合。 这是他最理想的接班人模板。 很多人揪着208年这个时间点,说那年刚打完赤壁之战,曹操地位稳固,立储问题该提上日程了。 但我们得看清一个基本事实:208年,曹操的身份是“司空”、“丞相”。 他连“魏公”都不是,更别提“魏王”。说白了,他当时法理上还是汉臣,“魏国”这个壳子都还没造出来,哪来的“储位”之争? 为了一张还没开始画的大饼,去谋杀一个极受宠爱的弟弟?曹丕再狠,这政治账也算不过来。 第二,就算曹冲没了,曹丕就是第一顺位吗?根本不是。当时他最大的对手是曹植。曹操一度被曹植的才华迷得五迷三道,好几次动了“废长立幼”的心思。曹丕干掉曹冲,等于帮曹植也扫清了一个障碍,这事风险极高,收益却不确定。 那曹冲咋死的?史书就俩字:“重病”。 这在古代太正常了。医疗条件摆在那,一场风寒、一次流感,都可能要了孩子的命。举个后世的例子,清朝的康熙大帝,一生生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最后夭折了11个儿子、9个女儿,存活率刚过半。 所以,曹冲大概率就是病死的。 当曹丕、曹植这帮儿子跑来“安慰”时,曹操彻底破防了。 他看着眼前这几个儿子,一个心机深沉,一个恃才傲物,再想想那个刚刚咽气的,既聪明又善良的曹冲。 那声怒吼,不是在抓凶手,而是在宣泄绝望。 “我的不幸”,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更是“我最完美的继承人计划,破产了”。 “你们的大幸”,这句话极其诛心。潜台词是:“你们心里偷着乐吧!那个你们谁也比不过的天才死了,你们这些‘凡人’又有机会上桌打牌了!” 曹操是用最残忍的直白,撕开了罩在“父慈子孝”上的那层遮羞布。他等于在告诉曹丕曹植:“我知道你们都在等这一天,你们都在为那个位子明争暗斗。” 他不是在指控谋杀,他是在指控他们那颗“盼着别人倒下,自己好上位”的政治野心。 这帮儿子为啥“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怕的不是“谋杀”的罪名,而是父亲用最极端的方式,挑明了他们内心最阴暗的盘算。那一刻,他们所有的伪装,在曹操的雷霆之怒面前,都被剥光了。 曹操的绝望,还不止于此。 曹冲死后,曹操干了一件更狠的事。当时有个神童叫周不疑,和曹冲是发小,关系铁到穿一条裤子。曹操曾想把女儿嫁给他,他都看不上。这人也是个“妖孽”级的天才,据说曾帮曹操在征讨乌桓时出过奇计。 曹冲一死,曹操立刻下令,把周不疑给“处理”掉。 曹丕都看不下去了,跑来求情:“爸,这孩子是个人才,留着吧。” 曹操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此人非汝所能驾驭也。” 这话什么意思? 在曹操的剧本里,周不疑是留给曹冲的“郭嘉”,是未来的“张良”。只有曹冲的“仁”与“智”,才能驾驭周不疑的“才”与“傲”。 现在曹冲死了,周不疑这把“绝世宝刀”就没有了配对的刀鞘。曹操看着曹丕,心里明镜似的:“你?你玩不过他。” 与其留着这把刀未来伤了曹家,不如现在就折断它。 所以,208年那场痛哭和那声怒吼,是“父亲曹操”的真情流露,也是“丞相曹操”的政治绝望。他失去的,不只是一个儿子,而是一个他亲手设计的、通往“仁政盛世”的完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