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看完《暗河传》倒数第三集,我直接把平板反扣在沙发上——憋得胸口疼。” 豆瓣8

“看完《暗河传》倒数第三集,我直接把平板反扣在沙发上——憋得胸口疼。” 豆瓣8.4分,43%的短评却在刷“虐心”“仓促”。 有人统计,最后三集角色下线速度平均每18分钟一个,比前面35集加起来还多。 导演李木戈说,这是希腊悲剧式结构,越压抑,第二季反弹越狠。 可观众等不了第二季:追了38集,就想看一场痛快复仇,结果全员“惨胜”,连缓冲彩蛋都被剪了。 原著作者周木楠在微博补刀:原本有“十年后”治愈番外,影视化一刀没留。 于是,情绪像被拉到顶点的弓,弦断了,箭却没射出去。 数据也证实这种落差——结局周弃剧率飙升7.2%,相当于每100个观众里,7个直接点退出,连吐槽都懒得打。 类似“惨胜”在悬疑剧里占三成,但人家好歹给个彩蛋,让观众喘口气。 《暗河传》把出口焊死,观众只能原地憋成内伤。 说到底,是创作节奏和追剧节奏错位:导演埋的是两年后的反转,观众要的是两分钟后爽点。 有人觉得这是高级悲剧,有人觉得被“故意虐”。 高级还是套路,得看第二季能不能把掉的眼泪加倍还回来。 要是还不上,这口憋屈就会从角色身上转移到制作方口碑里——观众记得住痛,也记得住谁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