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德国——一个练废葵花宝典的国家 从近现代开始,德国一直都是这个世界的强国。哪怕历

德国——一个练废葵花宝典的国家 从近现代开始,德国一直都是这个世界的强国。哪怕历史上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虽然都是战败国,但它依然能够迅速崛起。然而原本雄心勃勃的工业4.0,却因练了葵花宝典,走火入魔后,残了。 一、能源政策“自残” 弃廉价俄罗斯能源,转向美国高价货。 造成直接的后果就是,天然气使用成本,居民端累计涨幅82%,工业端长期维持3倍左右高价。制造业成本飙升,化工、钢铁等高能耗行业失去成本支撑。200+大企业关停本土生产线,拖累GDP 约0.8个百分点。 二、电力“自残” 在环保组织的影响下,彻底关停核电、拆除新建燃煤电厂(如莫尔堡电厂)。30亿欧元建造成本沉没,配套投资沦为废置。造成工业电价上涨142%,工业企业用电成本剧增,进一步削弱德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三、国家安全自主权“自残” 德国防长又在说“俄罗斯明天就会攻打北约”,这样的俄罗斯威胁论一次次神奇地绑架了德国的国家安全政策。耗巨资送钱送武器给乌克兰,设立1000亿欧元国防特别基金,计划2041年前开支3550亿欧元。并把国防预算大幅度提高到占GDP3.5%,要知道我们如今国防预算也不过占GDP不到1.5%。巨额军费挤压教育、医疗、养老金等民生支出,引发民众抗议,有德国学者警告此举可能导致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 。 四、去中国化“自残” 原本德国两大经济增长引擎,一个是廉价俄罗斯能源,一个是庞大中国市场。但最近几年,在美国及德国国内政客的推动下,积极限制中企参与、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从5G到各种工业供应链,这种干预市场的做法,遭到了市场的反噬。离开中国市场,德国工业制造大不如前。再加上高能源成本、严苛环保法规、官僚负担等因素叠加,70%德国能源密集型企业将投资转向海外,超三分之一迁至欧洲以外地区。德企对华出口暴跌,本土工业产出较2018峰值低16%,化工行业竞争力下滑34%。中国江苏太仓成为核心目的地,聚集560余家德企,总投资超60亿美元,德国十大机床企业中6家、20强家族企业中8家落户于此 。巴斯夫更是在广东湛江投资超130亿欧元建设全球第三大生产基地,带动拜耳、科思创等巨头纷纷跟进迁华。 而这一幕多像当年有个老人拿着一本“葵花宝典”,忽悠了一个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