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山东烟台,男子抑郁症复发,因生活不如意萌生死意,可他对自己下不去手,于是决定通过

山东烟台,男子抑郁症复发,因生活不如意萌生死意,可他对自己下不去手,于是决定通过杀 人获死刑。男子在地图上找了个偏远山村,翻入农户家里持刀行凶,可因对方有两个人,男子未能得逞。一审判男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检方抗诉,认为男子犯故意杀 认罪,且量刑过轻。 据红星新闻等报道,男子王某原本在海阳市生活,去年2月,他到烟台芝罘区生活。 王某有抑郁症,在烟台生活期间,他因生活不如意加上感情受挫,王某产生了自 杀的念头。 3月初,王某在手机上搜自杀的方法,可是看来看去,王某对自己下不去手,于是他又搜故意杀 人会被判什么刑,死刑是怎么执行的等信息。 最终王某决定去杀个人,然后被判个死刑。想清楚后,王某在地图上搜了个偏远山村。 3月8日,王某根据导航来到了烟台经济开发区某村,并进入了一间平房,可进去后王某发现这是一处无人居住的房子。 晚上7点左右,王某从平房翻墙进入隔壁邻居院子,从厨房里挑了一把菜刀放在锅台上,又抓了一把单刃刀握在手里,准备去房间行凶。 王某拉开正屋房门时,正好看到了丁某,王某二话不说,握着刀就向丁某捅去,好在丁某躲的快,没被伤到要害,但左侧面部和右手右臂都受了伤。 卧室里的刘某听见外面的喊叫声和打斗声,立即冲出来阻拦王某,王某咣的一声在刘某头上砍了一刀。 刘某冲上去和王某抢刀,正巧刀柄断裂,王某又去锅台边抓住之前放在那的菜刀和刘某对峙。 刘某一边拦住王某,一边喊丁某赶紧出去喊人,自己则从地上抢了一把扫帚,和王某打成了一团。 很快,丁某喊来了邻居,邻居手持铁棍一把将王某手里的刀打掉,王某又和邻居对峙起来,最终大家一起将王某控制了起来。 后经鉴定,丁某头、手、手臂、腹部多处受伤,但情况均不严重,只构成轻微伤。刘某头面部损伤构成轻伤一级,右上眼睑构成轻伤二级,其他多处均构成轻微伤。 王某在行凶时处于抑郁症发作期间,案发时自控能力较弱,属于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 一审认为,王某犯故意伤害罪,因他限定刑事能力,案发后积极赔偿获得谅解,且认罪认罚,有自首情节,判处他有期徒刑2年。 一审判决后,检方抗诉,认为一审判王某故意伤害罪定性错误,认定王某自首错误,对王某量刑过轻。 那么,王某到底是犯故意伤害罪还是故意杀 认罪未遂?二审又会怎么判?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罪是为了伤害他人的身体健康,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身体造成伤害,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而故意杀 人罪是为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故意杀人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故意杀 人的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 王某因生活不如意和感情受挫,产生了自 杀念头,在对自己下不去手后,又通过互联网搜索故意杀 人罪的量刑标准及执行方式等内容,决定杀 人然后被判死刑。 这一系列行为充分表明,王某主观上故意并非仅仅是伤害他人身体,而是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 他的目的是通过杀 人行为来达到被判处死刑的结果,其主观恶性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程度明显超出了故意伤害的范畴。 随后,王某在地图上选择偏远山村,随机选择作案对象并伺机入户作案。 进入农户家中后,他手持刀具对丁某和刘某进行攻击,在丁某躲避后仍不罢休,继续对刘某实施暴力行为,且在作案过程中使用了较为激烈的手段,如持刀砍人。 在丁某刘某邻居赶来前,王某始终手握菜刀与刘某对峙,在被邻居持铁棍打掉菜刀后又与邻居对峙,没有任何主动放弃犯罪或救助被害人的行为。 这些行为都显示,王某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暴力性和对他人生命的威胁性,更符合故意杀 人的行为特征。 虽然本案最终未造成死 亡结果,但这是由于丁某和刘某的反抗,以及邻居及时赶到等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的。 王某并非主动完全放弃实施犯罪,而是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未能实现其杀 人的目的,符合犯罪未遂的构成要件。 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王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 人未遂。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 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终,二审撤销了一审判决,认为王某构成故意杀 人未遂,并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 对于本案,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