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默茨宣布:叙利亚难民已经没理由留在德国。据英国《卫报》4日报道,德国总理默茨表示

默茨宣布:叙利亚难民已经没理由留在德国。据英国《卫报》4日报道,德国总理默茨表示,由于“叙利亚内战已经结束”,叙利亚难民已不再有理由在德国寻求庇护。因此,德国政府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开始遣返他们。 德国政坛最近有点动静,默茨这个名字大家不陌生,他从商界转战政界,一路走来风格硬朗,这次针对叙利亚难民的政策表态,直接戳中了欧洲移民问题的痛点。话说回来,默茨可不是空穴来风,他的决定背后是德国这些年积累的压力。德国作为欧盟经济引擎,接收难民的数量一直高居榜首,尤其是叙利亚内战爆发后,这股人潮涌入,改变了社会面貌。现在内战尘埃落定,默茨觉得是时候调整路线了,这话听起来直白,但落实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 叙利亚内战从2011年拖到现在,足足14年,死了几十万人,流离失所的更多。德国在默克尔时代敞开大门,2015年高峰期一天就批了上万庇护申请,结果累计接纳的叙利亚人超过百万,这数字在欧盟里无人能敌。那些年,柏林的街头多出阿拉伯语招牌,学校里挤满新面孔,福利系统也跟着吃紧。默茨上台后,继承了联盟党的保守路线,他早年就是经济律师出身,讲究效率和成本控制,对移民政策从来不手软。记得他2021年当上党主席时,就公开批评前任的宽松做法,说那会拖累德国竞争力。现在他坐上总理位子,手里握着实权,自然要兑现承诺。 这次表态出自11月3日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胡苏姆的讲话,默茨直截了当,说叙利亚局势变了,难民继续留下来没必要。官方数据摆在那,德国境内叙利亚人约130万,其中四分之一是土生土长的德国小孩,已经融入本地生活。但大多数人还拿着临时居留许可,庇护理由基于过去的战乱,现在战火停了,这些许可就得重新评估。默茨点明,自愿回国的人会多,政府会提供资助,那些不走的,行政程序会跟上,预计几个月内启动遣返。这话一出,媒体炸锅,英国卫报4日就跟进报道,强调这标志着德国庇护政策的转向。 为什么现在动手?德国经济这几年磕磕绊绊,通胀高企,劳动力市场紧巴巴,社会福利支出像无底洞。移民问题成了选举热点,默茨的联盟党靠着严格移民牌赢了大选,现在兑现是政治需要。欧盟层面也呼应,最近几年布鲁塞尔推动成员国协调遣返,德国带头能带动节奏。数据上看,今年上半年只有一千来个叙利亚人拿政府钱回国,这比例低得可怜,默茨想通过新政推一把,让数字上台阶。话说,这不是针对叙利亚人歧视,而是现实考量,战后叙利亚重建起步,基础设施虽破但有国际援助,留下来的人得面对就业和融入难题,回国至少能重拾根基。 当然,内阁里不是铁板一块。外交部长瓦德富尔刚从大马士革转了一圈回来,她态度谨慎,上周访问时亲眼看到战后创伤,城市废墟堆积,社会裂痕深重。她公开质疑,回国意愿不会那么高,贸然遣返可能酿成新麻烦。这分歧暴露了德国决策的复杂性,默茨主抓内政,瓦德富尔管外交,两人拉锯是常态。默茨没让步,他直接邀叙利亚过渡总统艾哈迈德·沙拉访德,下月两人碰头,谈遣返细节。这步棋走得稳,显示德国想通过双边渠道化解摩擦,而不是单方面硬来。 放眼欧洲,这事影响不小。法国和荷兰早几年就收紧了对叙利亚庇护,意大利也闹过遣返风波。德国一动,欧盟的共同庇护体系得跟进调整。想想看,百万难民的去留牵扯住房、医疗、教育资源,德国纳税人早就叫苦。默茨的逻辑是,庇护本是为危机设计的,现在危机过了,继续包办不公平,也对本土民众不公。数据支持这点,联邦移民局报告显示,叙利亚申请庇护成功率从高峰期的90%降到如今的30%以下,反映局势变化。 遣返怎么落地?政府计划先从自愿者入手,提供机票和启动资金,一人几千欧元,够安顿几个月。那些拒绝的,法院会介入,行政拘留后包机送走。历史经验摆着,2016年欧盟与土耳其协议遣返上万希腊难民,德国也参与,现在类似模式复制到叙利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难民署会监督,确保人道标准,但默茨强调,德国主权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