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79 年,一名台湾连长冒死游泳横渡台湾海峡回到了大陆。让人意外的是,他的妻子

1979 年,一名台湾连长冒死游泳横渡台湾海峡回到了大陆。让人意外的是,他的妻子在接受审问的时候只说:“我丈夫曾说,如果有一天自己突然失踪了,我就要像王宝钏一样苦守寒窑十八年。”   林毅夫作为连长,他的生活非常的完美:军校优等生,前途无量;妻子陈云英是位教师,温婉贤淑;家中已有一子,第二个孩子也即将出生。   他的驻地离大陆不过两千多米,近到望远镜里能看清对岸的每一个细节,这种咫尺天涯的凝视,让他觉得岛上的优渥安逸并没有什么好的,而海峡对面那种贫穷却昂扬的生命力,才是民族复兴的真正脉搏。   于是,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演习”成了他的掩护,他给哨兵下了死命令:看到有人下水,不准问,更不准开枪。   随后,他脱下军装,抱着两只篮球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海水,几个小时的挣扎,他终于踏上对岸的土地,他全身上下只有证件和一块手表。   身后,是第二天因他“失踪”而陷入混乱的军营,以及一顶迅速扣上的“叛徒”帽子。   在台湾,陈云英被军方带走审问,她没有一滴眼泪,冷静得让人心惊,只说自己毫不知情,然后扔下一句“我就像王宝钏那样等他十八年”的誓言。   她剪掉长发,换上素衣,在邻里同事的猜疑中独自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而在大陆的林毅夫,则成了北大经济系的一名学生。   孑然一身的他,将对妻儿的愧疚和思念,全部压进了书本里,他选择专攻农业经济,想要为这个贫苦却充满希望的国家做点什么。   深夜苦读时,他偶尔会和学校里的台湾同乡聊聊家乡,那是他唯一的慰藉,那几年,两岸的他们,头顶的是同一轮月亮,忍受的却是同一种煎熬。   在1980年,一次给诺贝尔奖得主舒尔茨当翻译的机会,让他得到了赏识,也赢得了一张去芝加哥大学深造的门票。   又过了几年,陈云英也凭自己的努力考取了留美资格,当她准备出发时,儿子抱着她的腿问:“这次,我们可以去找爸爸了吗?”   1983年,一家四口终于在芝加哥一间小小的出租屋里重逢,那段日子很苦,咖啡和泡面是日常伙食,但对他们来说,挤在一起的时光却是最幸福的。   团聚的慰藉没有让他们停下脚步,反而激发了双倍的能量,林毅夫奋力攻读博士,陈云英只用了一年半就拿下了特殊教育硕士学位。   学成后,他们没有丝毫犹豫,林毅夫带着三十多箱英文资料,和家人一起回到了北京,飞机落地那一刻,他对儿子说:“我们回家了。”这句承诺,他终于兑现了。   后来,林毅夫成了中国农业经济学界无可替代的泰斗,陈云英则成了中国特殊教育领域的拓荒人,在北京的家里,台湾的凤梨酥和北京的豆汁可以出现在同一张餐桌上,就像他们的人生一样。   当林毅夫的父母在台湾相继离世,那湾曾经被他用血肉之躯征服的海峡,因为一道政治的阻隔,成了他永远无法跨越的叹息之墙。参考信源:"活到一百岁,也要等到回台祭父那一天"--陈云英代表诉说丈夫林毅夫漫长回家路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