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顾立雄突然“实话实说”,让赖清德坐不住了?台军底子到底有多虚? 台湾地区“国防

顾立雄突然“实话实说”,让赖清德坐不住了?台军底子到底有多虚? 台湾地区“国防部长”顾立雄,原本是被大陆点名的“台独顽固分子”,结果最近他却在外国媒体采访中来了一句: “要是解放军真动手,台湾防线撑不住。” 这话让岛内绿营一脸问号,也让赖清德陷入了“自家人拆自家台”的尴尬局面。 顾立雄原本是律师出身,搞政治出道,2023年才转战“国防”领域。没当兵、不懂军事,却被安排搞防务改革,一上任就主推“情报预警+小而精战略”,还大力推动潜艇国产、战机升级,结果进度慢得像蜗牛爬山。 而这番“实话实说”的背景,是赖清德刚上台不久就高调喊出“互不隶属”,结果大陆东部战区直接回敬一场包围式军演,舰艇、战机、导弹齐上阵,围着台湾岛足足转了两圈。 顾立雄当时也在前线“督军”,但其实谁都知道,他心里门清。 台军搞了场“自我防御演习”,战机起飞要好几分钟,而解放军导弹两分钟就能打到目标,节奏根本对不上。 更尴尬的是,台军现在的兵役制度也成了问题。2024年起兵役恢复为一年,但年轻人反弹极大。训练强度提升,装备却跟不上节奏,很多人戏称“这是用八十年代的装备演练现代战争”。 顾立雄在采访中还点出雷达混乱、海军被锁港、能源供给撑不过几天等问题,外界看得出,他说的是大实话。 岛内早就有不少人吐槽,美方军售看着热闹,实际全是画大饼。这些年台当局砸了上千亿新台币买美国武器,可到现在基本没拿到啥正经装备,说是 0 交付都不夸张。 最典型的就是 2019 年敲定的 66 架 F-16V 战机采购案,合同金额高达约 1100 亿新台币,当初承诺 2023 年开始交付,结果拖到现在一架没到,最新说法是 2025 年才有可能启动交付,实战部署更是要等到 2027 年。 还有 2020 年签下的 100 套 “鱼叉” 反舰导弹系统,价值约 290 亿新台币,原本说 2024 年完成交付,现在也推迟到 2026 年以后。 另外像 “爱国者” 导弹升级套件、MQ-9B 无人机等项目,要么签完合同就没下文,要么只交付了少量训练器材,主战装备完全不见踪影。 美方自己内部推演过好几次,结论都一样:要是没有外部援助,台军手里这点家伙事儿,根本撑不起一场像样的作战。 台当局花大价钱买的不是安全感,更像是给美国交的保护费,最后落得个钱花出去了,武器见不着,实战能力也没半点提升的尴尬局面。 而台湾经济本身也高度依赖大陆。2024年数据显示,台湾对大陆和香港出口占比超过31.7%。此外,台积电在大陆有一定规模的业务布局,比如台积电在上海有芯片制造工厂等,一旦冲突爆发,芯片链断裂的不只是台湾,还有全球智能科技产业。 军演之后,旅游业萎缩,渔民出海受限,岛内民生承压,舆论逐渐偏向“不想打仗”。 顾立雄这番话,其实是岛内现实的一面镜子。他没说投降,也没说认命,而是点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台军的底子,真扛不住热战。 赖清德喊“敌对势力”,但民调显示,超过六成岛内民众希望“维持现状”。岛内政坛蓝绿斗得激烈,但岛外没人愿意为政治豪赌出兵。 顾立雄这一“泼冷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许是唯一的理性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