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高志强牛静芳通讯员孙晓伟
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圆满落幕。安阳师范学院青年学子与来自全国472所高校的团队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斩获“人工智能+”专项赛全国特等奖1项、主体赛全国三等奖1项,成为“大挑”国赛主体赛与专项赛双双摘得全国最高奖项的高校。

其中,由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张涵、何晓萍、魏耀天等参赛,教师李邦、孙华、秦晋指导的作品《甲骨小文——大模型驱动的甲骨文智能体研究助手》,荣获“人工智能+”专项赛特等奖,这是安阳师范学院首次荣获该赛道最高奖项。同时,由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宋培林、吴孟燕、侯芯玲等参赛,教师邢修双、杜记民、张道军指导的作品《瞬“析”万变——微纳结构化赤铁矿光阳极构建及太阳光分解水制氢应用》,荣获主体赛全国三等奖。在本届“挑战杯”省级竞赛中,安阳师范学院共有39件作品入围省赛,最终斩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2项,并以优异成绩荣获省级赛事团体最高荣誉“优胜杯”。

该校党委高度重视“挑战杯”系列赛事,全程指导,多次听取专项汇报;校团委协同各职能部门,有效整合资源,在校赛选拔、重点培育、省赛突围、国赛晋级关键阶段组织多轮专题培训和模拟演练;各学院积极响应、通力协作,为参赛团队提供了专业的指导与服务。安师学子在赛场上沉着自信、稳定发挥,充分展现了安师青年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优良风貌。
此次获奖,是安阳师范学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生动体现,也是推进“人工智能+”学科交叉建设与实践育人的重要成果。未来安阳师范学院将继续整合优质资源、强化服务保障,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创”的理念,弘扬“挑战自我、迎难而上、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引导广大学子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砥砺前行、勇攀高峰,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安师力量。
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及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南京大学、共青团江苏省委承办。本届竞赛共吸引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与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