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号,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项美国所草拟的提案,正式解除了对于叙利亚过渡政府领导人沙拉及其内政部长的制裁。那么各国投票的票型如何?中国为什么是唯一一个投弃权票的国家呢? 首先,今年安理会的15个成员国,除了中美英法俄之外,其余的10个国家分别是阿尔及利亚、圭亚那、韩国、巴基斯坦、塞拉利昂、斯洛文尼亚、丹麦、希腊、巴拿马和索马里。从最终的票型来看,14票赞成,只有中国一国投了弃权。这使得决议最终得以通过。 其次,其他的13个国家在政策上跟随美国,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唯一值得思考一下的,就是俄罗斯与中国的政策变化。中俄在投票之后,都对各自的投票做出了解释。俄方强调了叙利亚当前的恐怖主义威胁,但强调当前经济的复苏更为重要,并且要照顾到广大叙利亚人民的利益。实际上当10月份沙拉访问莫斯科,并且会见普京之后,这个大框架就已经基本确定了。 而中方是15个安理会成员当中,唯一投了弃权票的。中方在后续的发言当中,强调决议虽然提到了反恐要求,但并未经过充分的讨论,尤其没有完全解除中方对于叙利亚继续打击“东突”的疑虑。美方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推动自身的政治议程,也就是11月10号叙利亚过渡政府领导人沙拉对美国的访问,因此才强行表决了这个决议。 不过,虽然中方的关切仍然存在,这也体现出了中国的叙利亚政策发生的微妙变化。实际上中国官方在对于叙利亚的表述上,已经从叙利亚新政权变成了叙利亚过渡政府,近期也传出了叙利亚外长希巴尼有可能访华的消息。通过与叙利亚直接关系的建立,推动“东突”等问题的解决,并且在叙利亚的战后重建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恐怕成为了中方新的政策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