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7月23日,小河会议结束后,毛主席突然找到贺龙,神色凝重地说:“有句话,我一直想跟你说。“ “什么话?“贺龙有些惊讶。 “你虽然是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但实际上没有带兵打仗,实在受委屈了。“这句话,毛主席憋了很久。 1947年陕北形势严峻,国民党大军压境,中共中央在小河村开会商议反攻大计。贺龙作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参与讨论了兵力整合和资源调配,强调晋绥生产能补前线短板,但部队抽调已让实际指挥部队所剩无几。张宗逊一纵、王震二纵先后上前,许光达三纵也跟进,这意味着他得从打仗转为管后方。会议决定成立联防军,他任司令,习仲勋任政委,统一两区事务,彭德怀专注前线野战军。这样的分工虽合理,却让贺龙的作战角色淡出,这话毛泽东憋着不说,就是怕影响士气。 贺龙本人对调动早有准备,知道西北野战军需要精锐集中,他表态全力执行党的决议,还指出这能让他专心抓经济工作。毛泽东用韩信比彭德怀、萧何喻贺龙,点明后方供给对前线胜败的决定性作用。陕北大旱加剧了难度,田地干裂,群众勒紧腰带挤出小米,贺龙动员临县三乡背粮六十九万斤,用驴队沿黄土路运往前线。这些粮食直接进了战士的锅,稳住了阵地。军工厂迁移从陕甘宁到晋绥,设备分批转运,工人赶制弹药,确保前线不缺子弹。 榆林战役打响时,国民党胡宗南守得紧,贺龙协调分区群众出动民工,一二六九十分区都参与背运,战士们靠干粮顶住围攻。这样的后勤拉动,让西北野战军牵制住敌军,为沙家店铺路。沙家店一仗歼灭国民党整编三十六师,扭转陕北被动局面,贺龙的保障功劳不小。1948年他兼西北军政大学校长,推动生产超抗日时期总和,小米直达前线仓库。这些举措虽低调,却让整个西北链条运转顺畅,避免了断供风险。 小河会议后,贺龙骑马奔波延安绥德一线,规划运输路径,召集干部开会督促军工迁厂。陕甘宁设备转晋绥后,生产弹药源源不断,稳住了战线推进。1948年2月他正式任联防军区司令,9月兼西北军政大学校长,抓财经生产支援作战。1949年2月升西北军区司令,5月任西安管制委员会主任,6月兼西北局第二书记,稳定了当地秩序。10月率十八兵团入川,与二野合作成都战役,用宣传加包围迫敌投降,解放西南。 建国后,贺龙任西南军区司令、西南局第三书记,组织剿匪清乡,部队搜捕匪徒,焚毁巢穴,恢复生产。1950年部署昌都战役,部队过高原河,推动西藏和平解放。1950年代转中央军委副主席,指导国防建设,推进军队正规化现代化。1954年任国家体委主任,从零建体育体系,培养运动员在国际赛场获奖。1955年授元帅衔,其家族一百零九位成员为革命献身,这在党内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