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真讲契约精神?我信了你的邪。 西方在讲契约精神时,总爱拿耶鲁大学那张377年前的

真讲契约精神?我信了你的邪。 西方在讲契约精神时,总爱拿耶鲁大学那张377年前的羊皮纸说事。是啊,荷兰水务局每年还给它付几百欧元利息,连纸都快写满了。但一想到荷兰政府刚刚对中国企业动手,我只想问一句:你们的契约精神,值几个亿?   欧洲人爱讲历史,爱讲传统,更爱讲“信用”。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每年那场付息仪式,像极了金融界的“圣餐”:   灯光打在玻璃柜上的债券上,官员、媒体、投资人肃穆围观,仿佛手里捧的不只是纸,而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文明”。   这份债券,1624年发行,2.5%的年息,原本只为修一座堤坝。但它活到了今天,成了“契约精神”的活化石。   耶鲁大学的学者专门把它从羊皮上抄到纸上,再从纸上扫描进数据库,每年还安排人千里迢迢飞去荷兰,拿着这张纸收那点利息。   金额不多,几十欧、几百欧,连机票都不够。但他们乐此不疲,因为它象征着“西方信用体系的根基”。   就连荷兰政府自己,也把这当国家形象工程的一部分,年年宣传,说它代表的是“信守承诺”,即便代价极小,也绝不违约。   听起来确实感人。直到你看到2025年10月,荷兰政府以一纸《物资供应法》,直接接管了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还美其名曰“经济安全风险”。   你才会发现,原来“契约精神”这四个字,论的是成本,不是信仰。   说白了,那张债券不过是几百欧元一年,而安世半导体呢?   估值500亿,控制着全球汽车芯片的40%市场份额,年出货量超过1100亿件,是整个全球车企供应链的命门。   荷兰政府毫无预警介入,接管公司、暂停工资、切断系统,连中国区员工都被“技术性失踪”。   这不是“治理缺陷”,这是赤裸裸的国家干预,是政治力量对商业契约的碾压。   你要说荷兰是被美国逼的,好像也说得通。9月29日,美国刚刚发布“穿透规则”,要求所有中资背景企业追加制裁。 17日法庭文件就曝光,美国曾明确提出要撤换安世的中国籍CEO,还威胁说“不换人就别想过审”。   这哪里是商业行为?活脱脱是冷战剧本的复刻。   荷兰政府对此却装聋作哑,对外只说“我们独立决策”,对内悄然启用冷战时期的《物资供应法》。   你说你是荷兰,我怎么感觉你是“第51州”?   再看那张债券,真是讽刺。   一个政府可以为了几百欧的象征意义,坚守377年的承诺,却能在几周内推翻一个上百亿美元的收购协议,不惜破坏整个欧盟的芯片供应链。   这不是契约精神,这是双标精神。   真正可怕的是,他们并不觉得这是问题。欧洲媒体还在吹捧荷兰的“制度韧性”,说它“在中美博弈中展现出了灵活性与原则性兼具的外交策略”。   但“原则性”体现在哪儿?在你对美国的言听计从?在你对中国企业的强取豪夺?   更讽刺的是,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在10月下旬还公开否认与美国“有任何协调”。   可他话音未落,联合国大会就传来消息,美国以“动态封路”拦截法国、土耳其、韩国元首的车队,赤裸裸违反《联合国总部协定》。   当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此抗议时,美国的回应竟是“安全优先”。这不是契约精神,这是霸权逻辑。   契约,在他们口中,是道德;在利益面前,是工具。   你问他们为什么能坚持377年的债券?因为违约成本几乎为零,而且还能拿来当“文明标签”。   你问他们为什么敢撕毁安世半导体的协议?因为背后有美国撑腰,而且能换来关键技术和地缘控制。   我们不能再天真地相信,他们守约是因为他们有信仰。   他们守约,只是因为那张约,不值钱。他们撕约,是因为你手里的资产,太重要。   这是我们必须看清的国际现实,不是说服他们守信,而是要让他们知道,违约会付出代价。   如今,中国商务部已对安世在华子公司启动出口管制,欧盟汽车协会公开警告“芯片库存仅剩数周”。   荷兰开始慌了,卡雷曼斯说“愿意对话”,但又不愿承诺撤销接管。   连德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说荷兰“从被动屈服美国,到主动配合打压中国”,这不是欧盟战略自主,这是战略自残。   有人说,荷兰这次是“不得不为”。可历史早就给了他们选择的机会。17世纪的荷兰,是商人共和国,是靠契约与信任起家的海上霸主。   而今天的荷兰,却成了地缘政治的马前卒,动辄引用冷战法令,动辄听命美国。   我们不反对契约精神,我们甚至比他们更在意契约。正因为我们尊重契约,我们才要揭穿他们的双重标准。   我们不能再让所谓“信用神话”继续成为他们掩盖干预主义的遮羞布。   今天是安世,明天可能就是别的中国企业。他们不怕违约,是因为他们以为我们不敢反制。   所以我们要讲契约,但也要讲代价。我们要讲合作,但也要讲底线。   我们不能让那张377年的债券,成为他们道德优越感的凭证,却对我们500亿的投资视若无睹。   如果契约只能保护弱者对强者的顺从,那么它就已经不是契约,而是枷锁。

评论列表

打坏公司
打坏公司 1
2025-11-06 16:33
使小钱,骗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