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340万台胞天塌了!特朗普一锤定音,岛内以后只生产内衣和日用品 特朗普在采访

2340万台胞天塌了!特朗普一锤定音,岛内以后只生产内衣和日用品 特朗普在采访里说得直白又刺耳,就因为美国搞关税施压,台岛的大型芯片企业正把生产线往美国挪,再过两年,美国要攥住四五成的微芯片市场。 至于台岛?他轻描淡写扔出一句,以后只管生产美国懒得做的内衣和日用品就行。这话听着是羞辱,往深了说,是直接要抽走台岛的经济脊梁骨。 谁都清楚,芯片产业是台岛最拿得出手的家底,台积电更是被捧成 “护岛神山”。可这神山早就被美国盯上了,不是自愿挪窝,是被架着走的。 早几年台积电刚宣布赴美设厂时,还只计划投 120 亿建个 5 纳米的厂,没两年就被逼着把投资额涨到 400 亿,还得追加第二座 3 纳米工厂。 到去年底,台积电对美投资直接冲破 650 亿,今年更传出要在亚利桑那加建到第六座晶圆厂,连研发中心和工程师培训的摊子都得一并搬过去。 这哪是什么 “全球布局”,分明是被政策绑架着走。特朗普阵营早就放话了,台积电要是不在美国生产,芯片卖到美国就得交 100% 的关税,这等于直接堵死台企的美国市场路。更坑人的是,美国当初许诺的《芯片法案》补贴,到现在都没个准信。 今年六月有人问起这事,美国商务部就打太极说 “个案还在审核,不对外评论”,台积电砸了几百亿真金白银进去,落得个没补贴、高成本、高风险的三重困境。 美国本土的生产条件压根撑不起高端芯片制造,亚利桑那的工厂进度一延再延,原定的量产计划推到了 2026 年,一会儿说本地工人技术不行,一会儿又是工会谈判卡壳,核心设备进场都拖拖拉拉。 更离谱的是成本,那边生产一片晶圆的钱,是台岛本土的 3.5 到 4 倍,美国技术人才缺口大,工程师年薪比岛内高一大截,台积电没办法,只能从台湾调派核心技术骨干过去,等于连人才都在被抽血。 台积电可不是普通企业,它是台岛经济的半条命。去年台积电营收占了台岛 GDP 快 9%,出口额里 16% 都是它贡献的,直接雇了 7 万人,连带着上下游产业链,养活了 40 万人,占全台就业人口的 3.5%。 现在生产线一搬,技术、资本、人才全跟着外流,台湾商总那边算过账,光是高科技人才就得走 20 万,这 20 万人背后是百万级的高消费群体,他们不在台湾花钱,连锁反应能把餐饮、零售、房产这些行业都拖垮。 以前台岛还能靠着完整的半导体产业聚落撑场面,从硅片制造到封装测试,各个环节都围着台积电转。 现在核心企业被搬走,环球晶圆、日月光这些上下游厂商没了主要订单,要么倒闭要么跟着外迁,整个产业生态都要散架。 没有了高端制造,台岛在全球产业链里就没了话语权,只能捡美国剩下的低附加值活儿干,特朗普说的 “内衣和日用品”,其实是把台岛的产业地位钉死在了最底端。 岛内的反应早就炸开了锅,产业界满是愤怒和无奈,却没人敢真的反抗。民进党高层倒是装起了哑巴,只有几个亲绿媒体扯着嗓子说 “这只是选举语言”,可这话不是第一次说,台企外迁也不是第一次发生,谁都知道这是美国的真实打算。 网友看得更明白,在网上骂这是 “渣男式条件”,还讽刺 “美国阿爸明明能直接抢,偏要说五五分,真是令人感动”,话里的憋屈劲儿藏都藏不住。 这边美国忙着掏台岛的家底,大陆那边对台企倒是一直稳当。今年上半年两岸贸易就有 1477 亿美元,台湾出口到大陆的货还占了 37% 以上。 福建去年设了两岸融合发展产业基金,已经投了好几个台资项目,都落在厦门、漳州的台商园区里。 ECFA 的关税减免也一直给着,多少台企靠着这个政策省了成本、保住了市场。可民进党当局对这些好处要么装看不见,要么说成是 “统战伎俩”,转头就配合美国搬厂子,连句硬话都不敢说。 现在台岛年轻一代已经开始慌了,以前学半导体、电子工程的,毕业能进台积电拿高薪,现在技术岗位往外迁,找工作只能往低薪的代工企业挤。 中小企业更难,原材料成本涨了,融资渠道又收紧,没了高端产业的带动,只能在生存线边缘挣扎。经济学者早就警告过,再这么依附美国,台湾制造迟早被边缘化,可这话没被当回事。 特朗普的 “内衣论” 不是随口调侃,是把美国的掠夺意图摆到了明面上。所谓的 “保护”,不过是拿台岛的核心产业当保护费,等榨干了芯片产业的价值,台岛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加工点。 2340 万台胞要面对的,不是一句羞辱那么简单,是产业空心化、就业缩水、未来渺茫的实打实困境。 以前台岛还能靠着 “护岛神山” 挺直腰杆,现在神山被拆着往美国搬,剩下的只有被支配的份。美国从来不会真的帮谁,只是把台岛当成榨取利益的工具,等没用了就随手扔掉。 这道理其实不复杂,可民进党当局揣着明白装糊涂,跟着美国的节奏走,最后坑的还是岛内自己人。 参考资料:贺文萍 11.03 2340万台胞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