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第二个立陶宛出现了?主动邀请赖清德访问,中国68年的友谊喂了狗   这个小国就是

第二个立陶宛出现了?主动邀请赖清德访问,中国68年的友谊喂了狗   这个小国就是,巴拉圭。   虽说两国没正式建交,但从1957年算起,中巴经贸往来已延续68载,中国始终是巴拉圭最靠谱的合作伙伴:每年吞下其30%的大豆出口,25%的牛肉产量也靠中国市场消化。   为帮巴拉圭提升产能,中国农业专家扎根当地十年,在亚松森周边建起三个技术推广中心,手把手教农民改良大豆品种,推广免耕种植技术,光是2023年,中国就捐赠了价值200万美元的农业机械,帮着修了18条灌溉水渠,让巴拉圭大豆亩产量从1.2吨跃升至2.5吨,农民年收入翻了两倍多。   疫情最严重的2021年,全球农产品市场动荡,是中国顶着压力将巴拉圭大豆进口量增加15%,还提前预付了5000万美元货款,帮他们的农场和加工厂熬过难关。   可这份沉甸甸的情谊,在政治投机面前竟如此廉价,之前,巴拉圭总统突然宣布将邀请赖清德"访问",美其名曰"加强台巴关系",消息传出,巴拉圭农业协会连夜发表声明,警告这将"摧毁国家经济支柱",亚松森的农民们更是举着"不要政治,要饭吃"的牌子围堵总统府。   但阿布多政府铁了心要干,发言人在记者会上硬撑:"这是为了争取更多国际支持"——这话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人,明眼人都清楚,背后全是美国在捣鬼。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访问巴拉圭时,就带着明确的政治任务,她在与阿布多闭门会谈时抛出诱饵:只要巴拉圭在"台湾问题"上表态,美国将给予其大豆出口关税优惠,还承诺推动美资企业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大豆加工厂,被眼前利益冲昏头脑的阿布多,压根没看清这是美国设下的陷阱。要知道,美国每年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是巴拉圭的20倍,所谓的"关税优惠"不过是杯水车薪;而承诺的加工厂投资,连可行性报告都没有。   更讽刺的是,就在巴拉圭宣布邀请赖清德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竟轻描淡写表示"这是双边事务",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中国的反制来得迅速而精准,邀请消息公布次日,海关总署就暂停了巴拉圭大豆、牛肉的进口审批,三个在建的农业合作项目全部冻结,50名中国农业专家提前撤离。   这记重拳直接打在巴拉圭的软肋上:港口积压的80万吨大豆,原本是要发往中国的季度订单,现在找不到下家,每天损失超过200万美元;牛肉加工厂因为没了订单,已经裁员3000人,剩下的工人也只能拿半薪。小农户们更是欲哭无泪,去年刚贷款买了中国农机扩大种植,如今大豆卖不出去,连利息都还不上,不少人只能含泪把祖辈传下来的农场抵押给银行。   短短一个月,巴拉圭农业出口额暴跌40%,GDP增速从预期的3.2%下调至1.5%,总统支持率更是从52%断崖式跌到28%。国会里反对党借机发难,提交了弹劾总统的议案,街头抗议活动此起彼伏。   走投无路的巴拉圭政府偷偷派经贸代表团来中国求情,却碰了一鼻子灰——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先把'一个中国'原则摆端正,再谈合作的事。"而当初承诺帮忙的美国,此刻却装聋作哑,关税优惠没了下文,加工厂投资更是石沉大海。   这场景像极了两年前的立陶宛,当年立陶宛执意设立"台湾代表处",以为能抱上美国大腿,结果中国一制裁,其乳制品出口下降90%,木材企业倒闭200多家,最后只能悄悄撤下牌子。   如今巴拉圭重蹈覆辙,放着每年几十亿美元的稳定合作不要,非要去舔美国的冷屁股,简直是愚蠢至极,68年的经贸往来,早已让两国经济深度绑定,中国不是不能没有巴拉圭的大豆牛肉,但巴拉圭绝对离不开中国市场——这点简单的账,投机的政客们却算不明白。   更可笑的是,巴拉圭还想拉拢其他南美国家一起反华,结果周边国家都看得清清楚楚,巴西农业部长公开表示"不会拿对华关系冒险",阿根廷更是加快了与中国的货币互换谈判,在联合国大会上,当巴拉圭试图提出"台湾参与"的提案时,连美国的盟友都没人附和,最终只能草草收场。   看着港口发霉的大豆和街头抗议的民众,不知道阿布多总统有没有后悔,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戏码,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演了太多次,可总有些小国不长记性,当大豆发霉的味道飘进总统府时,或许这些政治投机者该醒醒了——中国的红线碰不得,友谊的小船更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你说巴拉圭这波操作,是不是比立陶宛还让人觉得荒唐?评论区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