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90年,即将执行死刑的贼王王彦青,组织囚犯越狱杀害女警员! 一个冬夜的枪响

1990年,即将执行死刑的贼王王彦青,组织囚犯越狱杀害女警员! 一个冬夜的枪响,撕裂了太原的宁静。天才少年王彦青,本该修表造福一方,却挖地道脱狱,枪杀执行户籍普查的女民警刘文英。鲜血未干,他化身亡命徒,跨省杀戮16条生命。两年追逃,谜底何时揭开? 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改革开放刚起步,社会风气在变,年轻人机会多,可也容易走歪路。王彦青1966年出生在太原一个教师家庭,爸妈都在太原重型机器厂子弟学校教书,家里日子过得还行,不愁吃穿。小时候这小子脑瓜子特别灵光,爱摆弄机械玩意儿,手表坏了,他拆开瞧瞧,就能修得叮叮当当转。收音机信号弱,他缠个线圈,声音立马清晰起来。初中那会儿,他自个儿啃微积分和高等物理书,邻居们都夸,将来准能当科学家,干出大名堂。 谁成想,高中的王彦青变了样。不爱上课了,书本扔一边,成天跟街头小青年混,偷点小物件起步。家里人劝,爸妈急眼了,拉着他谈心,他不听,甩手就走。这事儿搁谁身上都窝火,可他一步步滑下去,偷的东西越来越大。凭着那手开锁绝活,他盯上企业保险柜。手指一拨,锁就开了,比钥匙还快。这本事让他在盗窃圈里出名,可也把自己推向深渊。1988年,他偷了大笔钱,被警方抓获,法院判死缓,扔进汾阳监狱。本以为这能让他醒醒神,谁知这是他罪恶路上的新起点。 监狱里,王彦青没消停多久。身板壮,脑子活,他很快就成了牢头,犯人们听他的,管着大小事儿。有人说他靠拳头,有人说他会拉人,这不重要,关键是他不甘心就这么关着,总想着出去。1988年冬天,他拉上11个狱友,商量越狱计划。从牢房卫生间下面挖地道,三个月没露馅。那地道蜿蜒几十米,直通外墙外头。冬夜里,他们爬出去,跑了。这事儿听着像小说,可就是真事儿。王彦青这人,组织力强,计划细,要是用在正道上,该多好。可惜,他选了错路。 越狱后,王彦青没想着低头过日子。他溜回太原,藏在出狱狱友武双喜家。那是1989年的事儿,建矿派出所女民警刘文英去查户籍,撞上他。刘文英24岁,工作认真,她一看通缉令,就认出这家伙。她上前阻拦,王彦青直接开枪,把她杀了。这枪声一响,整个社会都震了。一个越狱犯,杀警察,这还得了?刘文英就这样为公事丢了命,全国人民都气愤。从这儿起,王彦青彻底黑了,没底线了。 杀了人,王彦青开始全国跑。1988年底到1990年春,他杀了16个人,伤了13个,抢车撬柜,啥坏事都干。警方追得紧,他总能溜,像鬼魅似的。跨了好几个省,作案越来越狠。老百姓日子刚好转点,就遇上这祸害,谁不怕?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1990年5月,他在湖南郴州嫖娼时露马脚。司机一句话说走嘴,警察围上来,他枪战抵抗,最后被抓。抓回来后,他还想讨价还价,说要吃好喝好才交代埋尸地。这态度,冷血到骨子里,让人脊背发凉。 押回太原,1990年秋天,在重型机械厂大广场公开审判。上万群众围着看,审判长声音铿锵:死刑,立即执行。没多久,拉到刑场,枪响了,王彦青的罪恶一生就这么结束了。枪决那天,有人说群众拿着馒头去沾血,这事儿听着渗人,可也反映出当时民愤多大。王彦青这案子,不光是他一个人的错。早年家庭教育没跟上,高中没人拉一把,社会上坏风气把他带偏。监狱管理有漏洞,11人挖地道仨月没人发现,这得好好查查。 这案子搁今天看,还挺有警示味儿。改革开放初期,机会多,诱惑也多。年轻人得多学本事,别走捷径。社会得治乱,堵漏洞。法治是底线,谁碰谁死。王彦青的下场,就是活例子。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得靠大家守法,互相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