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吃个抄手都要赖账!”四川成都,一名女游客到店里点了一碗抄手,快要吃完,碗里剩两

“吃个抄手都要赖账!”四川成都,一名女游客到店里点了一碗抄手,快要吃完,碗里剩两三个的时候,找到老板非要讨说法! 事件发生在成都锦江区一家开了五年的老字号小吃店,当天下午三点多,店里食客不算多。女游客三十岁左右,身着浅色外套,进店后直接点了一碗红油抄手,付款二十元。 吃到只剩最后三个时,女游客突然起身走到柜台前,拍着桌子质疑老板:“这根本不是抄手,是馄饨!你们故意欺瞒游客,这钱我不能付,还要投诉你们虚假宣传!” 老板当场愣住,耐心解释:“在四川,抄手就是馄饨的本地叫法,馅料、做法都一致,菜单上也写得明明白白。”女游客不接受,坚持说自己老家的馄饨和抄手是两种食物,店家就是想坑外地游客。 现场其他食客见状,有人忍不住插话:“四川抄手确实就是这模样,很多地方叫法不同而已。”女游客反驳,认为大家合伙帮店家说话,情绪越来越激动,掏出手机就要拍视频发网上。 店家无奈,提出可以免单或者重新做一碗,女游客都拒绝,明确要求退钱,否则就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双方僵持了二十多分钟,周围食客纷纷拍照记录,视频很快在本地社交平台传开。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成都接待游客量突破两亿人次,类似地域饮食文化差异引发的纠纷同比增长12%。抄手与馄饨、汤圆与元宵、凉面与冷面,各地叫法不同但食材做法相近的美食不在少数。 这起纠纷的核心,本质是游客对本地饮食文化不了解,却不愿沟通包容。旅游的意义不仅是看风景,也是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询问比直接质疑更易解决问题。 有网友分享,自己去武汉吃热干面,因不了解“免辣也会有基础酱料”的习惯闹过误会,店家耐心解释后,反而觉得当地饮食更有特色。尊重地域差异,是游客和商家之间互相理解的前提。 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接到投诉后已介入调解,确认店家无违规行为,最终女游客支付了餐费。但这种因文化差异引发的纠纷,既影响其他食客用餐体验,也占用公共资源。 如今旅游市场回暖,各地都在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游客。游客出门在外,多一份包容和了解;商家面对疑问,多一份耐心和解释,才能让旅途更顺畅。 你在旅游时遇到过因地域文化差异闹的误会吗?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7
用户10xxx77 2
2025-11-05 07:02
真是不要脸,吃的要完了才说!哈哈,鱼香肉丝没有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