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夏侯惇的运气在三国诸将中算是数一数二的,就史书的记载来看,他屡战屡败,还当过肉票

夏侯惇的运气在三国诸将中算是数一数二的,就史书的记载来看,他屡战屡败,还当过肉票,可最后却官至魏国大司马,这一切难道全凭他的运气与关系嘛? 从陈寿所写的《三国志》来看,夏侯惇的经历与他的名气简直不成正比。在夏侯惇的本传中,几乎看不到夏侯惇打胜仗的记录。据此,有人提出过质疑。据《晋书》记载,陈寿曾经向丁仪兄弟的后人索要贿赂,否则就不帮他们的先人立传。也就是说,陈寿在写书时是有不少小心思的。因此就有人猜测,这夏侯惇的功绩是否也被陈寿隐瞒起来了呢? 当然,也有人质疑《晋书》中的记载。陈寿是否对夏侯惇有小心思我们不得而知,但夏侯惇能一路升迁靠的也绝对不仅仅是关系与运气。 夏侯惇打过的胜仗不多,但如果在矮个子里拔高,倒也能挑出那么几次高光时刻。在张邈联合吕布叛乱之时,也就是夏侯惇沦为肉票前夕,曹操家属所在的甄城陷入了危机,谋士荀彧见状火速召夏侯惇前来营救,当时城内躁动,夏侯惇抵达后连杀数十人,城内乃定,这才保住了曹操的众多家眷。 其次,在建安十年的高干之乱中,夏侯惇率军剿灭了高干的不少部将,在此次战役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最后,曹操在攻打张鲁时被张鲁的弟弟张威挡在了阳平关,曹操本想退兵,但夏侯惇和许褚率军却误打误撞闯进了张威的大营,夏侯惇躺赢一局。 领兵打仗,冲锋陷阵虽然不是夏侯惇的强项,但夏侯惇在治理内政,留守后方上却有过人之处。兖州之战后,曹操让夏侯惇担任两郡太守,当时恰逢大旱,田间颗粒无收,夏侯惇便兴修水利工程,组织军队生产,还亲自下田劳作,这才让当地百姓度过了大灾之年。曹操在平定河北之后,夏侯惇担任起了驻守后方的大任,并且此时他兼任河南尹,还拥有便宜行事的权力,若无在治理内政方面有过人之处,曹操又岂会轻易将大权授予夏侯惇呢? 夏侯惇能够一路高升,与他的运气和资历绝对有联系,但单单只凭这两点也绝无可能。夏侯惇虽非良将,但也绝非庸才。他对曹氏极度忠诚,又在宗亲贵胄中拥有极高的地位,让他身居高位,既能表示对夏侯氏的尊重,还能够有效的压制一众权贵,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