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消灭侵略者已有成果”:泽连斯基就波克罗夫斯克和库皮扬斯克方向作战行动发表评论。

“消灭侵略者已有成果”:泽连斯基就波克罗夫斯克和库皮扬斯克方向作战行动发表评论。   11月2日晚上,泽连斯基跟往常一样出来发表例行讲话,没有太多铺垫,一开口就给关心前线的人带了个实在消息:“今天收到军方的前线报告,首先要关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消灭侵略者已有成果。”   这话听着简练,但熟悉前线情况的人都知道,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说出“有成果”三个字,背后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硬仗,尤其是结合几天前的战场态势来看,这份成果更显得来之不易。   就在泽连斯基说这话的三天前,也就是10月30日,俄罗斯国防部还发战报说,已经在波克罗夫斯克(俄军称红军城)火车站地区包围了乌军,还挫败了所谓的“突围企图”。   当时俄军那边说得有鼻子有眼,连击落多少无人机、摧毁多少弹药库都列了出来,不少人都为波克罗夫斯克的乌军捏了把汗。   结果没过几天,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就亲自去了波克罗夫斯克前线视察,直接驳斥了俄方的包围说法,说那都是假消息,而泽连斯基这次的讲话,算是用实打实的战果给这场舆论战画上了句号。   泽连斯基特意点了名要感谢第79独立空降突击旅,这支部队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战斗里确实是挑大梁的角色。   熟悉乌军编制的都清楚,空降突击旅本来就是精锐中的精锐,平时训练的就是高强度攻坚和阵地防御,这次能在波克罗夫斯克顶住压力还能反击得手,肯定没少下功夫。   从战场情况来看,波克罗夫斯克作为顿涅茨克地区的关键交通节点,俄军一直想在这里撕开缺口,既能切断乌军的后勤补给线,又能为后续推进打开通道,所以投入的兵力和火力都不含糊。   但第79旅硬是凭着灵活的战术扛住了,有消息说他们经常用小股部队穿插,配合无人机侦查搞精准打击,把俄军的进攻节奏彻底打乱了,这种打法虽然耗体力,但效果确实显著,也难怪泽连斯基会专门提出来表扬。   不光是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打得硬,库皮扬斯克那边的配合战同样亮眼,泽连斯基提到的特种作战部队、军事执法部队、国家警察和乌克兰安全局的协同行动,其实就是这场战斗的关键。   库皮扬斯克位于哈尔科夫州东北部,跟波克罗夫斯克一样是战略要地,这里地形复杂,既有平原又有丘陵,俄军和乌军在这里反复拉锯过好几次。   这次乌军能取得进展,靠的不是单一部队的猛冲猛打,而是多部门的无缝衔接:特种部队先摸清楚俄军的火力点和布防情况,安全局负责揪出混入后方的间谍和破坏分子,军事执法部队和国家警察则守住已经收复的据点,防止俄军反扑的同时维护当地秩序,这种全方位的作战模式,让俄军想守也守不住。   无人机在这两场战斗里的戏份也不少。乌克兰数字化转型部之前就说过,他们已经培训了1万名无人机操作员,还计划组建60个武装无人机操作员连,这笔培训经费还是从多国筹集来的3.25亿美元。   这些操作员可不是只会操控无人机飞几圈,他们跟前线部队配合得相当默契,比如在波克罗夫斯克,第79旅的士兵就能通过无人机传回来的实时画面,精准定位俄军的坦克和碉堡,然后呼叫炮火覆盖。   在库皮扬斯克,特种部队甚至能用无人机引导狙击小组作战,有案例显示乌军的狙击小组靠无人机侦查和AI弹道计算,在4000米外都能精准命中目标,这种“无人机+狙击”的组合,让俄军躲都没地方躲。     不过话说回来,乌军能取得这些成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俄军的电子战系统一直在给乌军无人机找麻烦,双方在无人机领域的“猫捉老鼠”从来没停过,而且俄军的火力优势依然存在,每次进攻都会倾泻大量炮弹。   但从泽连斯基的讲话里能听出来,乌军现在的信心很足,这种信心不是凭空来的,而是靠一场场小胜利积累起来的。   第79空降突击旅在波克罗夫斯克的坚守,多部门在库皮扬斯克的协同,再加上越来越完善的防空网和越来越专业的无人机部队,这些加起来才造就了“消灭侵略者已有成果”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这些成果不光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对士气的极大鼓舞。要知道,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双方都消耗很大,能在关键方向取得进展,对前线士兵和后方民众都是一种激励。   泽连斯基特意在例行讲话里公布这些战果,也是想告诉大家,坚持下去是有意义的,国际社会给的援助也没有白费。   而且从战场全局来看,波克罗夫斯克和库皮扬斯克的胜利,能让乌军在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的防线更稳固,也为后续的作战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当然,乌军也没打算止步于此。现在无人机部队还在不断升级战术,除了配合地面部队,还能深入俄军后方打击炼油厂、交通枢纽这些后勤目标,9月份就有过无人机协同打击俄罗斯萨拉托夫州炼油厂的案例。   防空系统也在陆续到位,北约承诺的数十套战术防空系统正在逐步交付,未来乌军的防空能力还会进一步提升。可以说,泽连斯基说的“消灭侵略者已有成果”只是一个开始,随着装备的升级和部队作战经验的积累,前线的好消息可能还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