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治理“代刷取号” 为京津通勤便利化提速

转自:天津日报

10月31日,本报以《武清城际站有人给跨城通勤加价》为题,报道了武清城际站因有偿代取号服务导致正常通勤旅客“一票难求”的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报道刊发当晚,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在武清城际站召开现场办公会,迅速出台整改措施。但这场风波背后,折射出的仍是京津双城通勤需求持续增长与铁路高峰时段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深层问题。

10月31日19时40分,一场特别的现场办公会在武清城际站站外取号机旁举行。天津市交通运输委、武清区政府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交通局、黄庄街道办事处等部门负责人,会同铁路天津站、北京铁路公安局天津公安处相关负责人共同研究解决方案。记者在现场看到,会议期间,多名路过乘客主动上前反映“中铁银通卡”取号困难问题,一位中年男性表示,自己办理该卡本为享受通勤便利和优惠,但早高峰时常取不到号,导致预存的数千元资金难以使用。

针对报道反映的问题,管理部门迅速制定了系统解决方案。根据部署,铁路部门已将站外取号机开放时间调整为每日5时20分与站内同步开放,并加装玻璃罩棚,此举于11月3日正式实施。同时,武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属地街道对站外商铺进行劝导,要求停止提供有偿代刷服务;北京铁路公安局天津公安处也将加强秩序维护,对霸占售票设备等行为依法处置。在运力和服务流程优化方面,铁路部门正在推进多项改进措施:将为站内4台自动售票机增加银通卡购票功能以分流压力;加大定期票、计次票等线上优惠票制产品的宣传推广;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开发的“中铁银通卡”线上购票系统也将助力解决取号难题。此外,武清区交通局将加大京津通勤定制快巴业务的宣传推广,在已有8条线路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线路,为旅客提供多样化出行选择。

虽然出台了举措,但是效果需时间检验。此问题引发深思,为何一项原本旨在便利群众的措施,会在实践中催生出代刷取号的服务链?京津双城通勤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与早高峰时段有限运输资源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已充分释放,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缺口,是亟待破解的深层课题。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委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已连续三年推出京津通勤便利化工作方案,多措并举提升运能,目前全天运能较2023年提升52%,开行津兴城际列车,分担部分京津城际客流,增加京滨城际宝坻站票额,带动日均乘车人数增长。今年以来,又新增天津西至北京大兴间24对高峰线动车组,进一步增加京津城际在武清站的停靠车次,使该站办客列车(即停靠车站并办理旅客上下车、售票等客运手续的列车)总数达到68列。尽管运力整体显著增强,但在早高峰特定时段,有限的运输资源仍难以完全匹配持续增长的出行需求。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秘书长翟磊认为,要真正实现京津通勤的便利化,不仅需要持续完善整改措施,更需推进“硬扩容”与“软升级”的协同发展。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新建线路规划建设,拓展交通网络容量;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车次规划,改进取号系统,同时扩大定期票、计次票等创新产品的应用范围。随着区域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公共服务需要建立更加精细化的动态调整机制,唯有在发展中持续优化供需匹配,才能切实保障公共服务资源的公平分配,让京津“双城记”真正实现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