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72年,一战士救下一个突然病重的老人,事后不但没有被升职,反而被组织要求退伍

1972年,一战士救下一个突然病重的老人,事后不但没有被升职,反而被组织要求退伍,多年后才知道这位老人是开国上将 张爱萍1910年出生在四川达县一个农民家里,从小家里穷但他聪明,早早接触革命思想。1925年上达县中学,当学生会副主席,参加学生运动。次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转党员。1929年去上海干地下工作,1930年底到中央苏区。从那开始,他投身革命,参加长征,当过共青团江西省委书记、红3军团第4师政治委员。抗日时期,任新四军第3师副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领导抗日斗争。解放战争时,任华中军区司令员,指挥部队作战。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1955年授上将军衔,还当过国防部副部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负责国防科技和工业发展。赵保群出生在江苏海安县角斜镇,1969年秋天入伍,到北京卫戍区某部服役,到1972年已经是班长,工作干得不错,上级正打算提拔他。 1972年夏天,北京301医院来了个叫张绪的病人,其实是张爱萍化名,因为骨折住院,病房周围戒备很严。赵保群被派去护理,上级没告诉他病人真身份。任务规定严,不让病人跟外界接触,不准家属单独探视,也不准给病人额外便利。张爱萍当时身体弱,生活不能自理,赵保群负责喂饭、擦身、刮胡子、剪头发这些事。张爱萍慢慢对赵保群放松警惕,两人聊天时提到年轻时打仗的事。医生说多吃茄子对恢复好,赵保群就去市场买茄子回来给张爱萍吃。张爱萍家属来探望,赵保群帮着放哨,让他们多待会儿。7月28日深夜,张爱萍突然昏迷,脸色发青,吐白沫。医院医生下班了,电话没人接。赵保群背起张爱萍,跑1公里到主治医生宋蓝发家,拍门喊人救命。经过两天两夜抢救,张爱萍才转危为安,醒来握着赵保群手说救了命。但赵保群违反规定带病人出医院,上级取消他提干资格,让他退伍。 赵保群退伍回江苏海安老家,先在砖瓦厂干活,后来去供销社挣钱,日子过得紧巴巴。张爱萍后来恢复自由,回岗位工作。赵保群从广播里知道张爱萍身份,但没去找他。张爱萍一直想找赵保群,托朋友和战友打听,因为赵保群部队解散,档案丢了,找了好多年。1986年,通过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吴邦义,才联系上。张爱萍寄信和100元钱给赵保群。赵保群没花那钱,捐给当地小学买了架风琴。1987年,赵保群去北京,两人重逢。张爱萍安排家宴,让子女陪赵保群逛长城和十三陵。张爱萍写信给地方政府,给赵保群恢复待遇,在供销社安排好点的工作。赵保群后来每次进京,都去拜访张爱萍,张爱萍总热情接待,告诉子女记住赵保群救过命。2003年7月,张爱萍因病去世,赵保群赶到北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