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称台湾只是冰山一角,中国与美国,不是谈不谈得拢的问题,而是根本没得谈。崔天凯一句话讲穿现实:美国压根不想和中国来场真心实意的对话。 这主要是源于中国这些年实打实的崛起速度,直接戳中了美国维持百年霸权的焦虑神经。 要知道,2000 年的时候中国 GDP 才 1.2 万亿美元,只够得上美国的 11%,那会儿美国占全球经济一半多,压根没把这个 “小个子” 放在眼里。 可谁能想到,到 2021 年中国 GDP 占比居然冲到了美国的 77%,就算后来受汇率和通胀影响回落,2025 年也还稳在 62% 以上,这种增长速度搁谁身上都得坐不住。 美国向来有 “老二必打” 的传统,当年日本 GDP 刚摸到美国 70%,就被广场协议摁住了十几年,现在中国不仅经济体量更大,2010 年还干脆抢走了美国霸占多年的 “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头衔,这可是美国霸权的根基之一。 所以美国从 2018 年就急着掀桌子,特朗普政府一口气对 370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到后来甚至把平均关税抬到 50%,是拜登时期的两倍多。 可讽刺的是,贸易战没帮美国减少逆差,2023 年货物贸易逆差反而冲到 1.06 万亿美元,还把美国消费者坑惨了,过去四年食品杂货价格涨了 25%,相当于给自家老百姓变相征税。 科技领域的较量更能说明问题,这可是美国最引以为傲的 “护城河”。结果 2025 年的 5G 专利排行榜一出来,华为以 15% 的份额远超高通的 9.8%,整个中国占比更是高达 40.8%,等于说全球近一半的 5G 核心技术握在中国手里。 美国哪能容忍这种 “僭越”,从 2019 年就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一步步断供芯片、禁用软件,甚至不准用美国技术的第三方企业供货。 可折腾了半天,华为 2024 年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份额反而从 2018 年的 32% 升到 34%,营收还做到了 8621 亿元,顺便搞出了鸿蒙系统替代 Windows,把美国企业逼得损失 330 亿美元销售额,连美国智库都承认这是 “适得其反”。 为了把中国摁在科技产业链下游,美国 2022 年还签了《芯片法案》,砸 527 亿美元补贴想把芯片制造迁回美国,却加了条 “10 年不准对华投资 28 纳米以下技术” 的霸王条款。 可业内一算账,建完整的半导体供应链得花 1 万亿美元,这点补贴连塞牙缝都不够,反而让英特尔、台积电这些企业左右为难 —— 要么拿补贴丢中国市场,要么保市场违美国规定。 更有意思的是,盟友们压根不跟美国一条心,欧盟特意搞个 “去风险” 和美国的 “脱钩” 划清界限,日本 2024 年的《外交蓝皮书》还重提 “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毕竟谁也不想跟中国这个 140 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彻底闹翻。 再看全球影响力的争夺,中国搞的 “一带一路” 可不是虚架子,2025 年前 9 个月对共建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就增长 24.7%,新签工程合同额超 1.2 万亿元人民币。 反观美国拉的 “芯片四方联盟”“印太经济框架”,要么是只喊口号不给实惠,要么是逼着盟友选边站,连北约盟友都不愿多掏军费,日本、韩国更是悄悄 “两面下注”。 美国怕的就是这种趋势:以前全世界都得看美国脸色吃饭,现在中国能拿出实实在在的合作机会,连匈牙利、意大利这些美国盟友都坚持用华为 5G 设备,这才是动摇美国霸权的根本。 至于台湾问题,不过是美国随手抓来的棋子,蔡英文 8 年花 231.7 亿美元买美国武器,特朗普一个任期就卖了 183 亿美元,比拜登任期多 3 倍多,明摆着是 “借台湾敲竹杠、拖中国后腿”。 要是真想真心对话,就不会一边谈经贸一边升级技术封锁,一边说 “维持现状” 一边把台湾往 “刺猬岛” 武装。从冷战时的 “巴统” 到现在的 “小院高墙”,美国遏制中国的套路换了一茬又一茬,核心从来没变过 —— 就是见不得中国崛起,怕自己的霸权宝座坐不稳。 毕竟以前美国说一不二,现在中国能在经济、科技、全球治理上都摆出 “平等对话” 的架势,这才是让美国真正坐立难安,连好好谈话都不愿意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