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郑丽文接任国民党主席的冷清场面,早在她意料之中。 侯友宜那句"郑丽文当主席国民党

郑丽文接任国民党主席的冷清场面,早在她意料之中。 侯友宜那句"郑丽文当主席国民党就完蛋"的狠话犹在耳边,这次直接缺席就毫不意外了。这位新北市长向来精于算计,既不愿公开支持"九二共识",又想坐享党内资源。 台中市长卢秀燕玩得更隐蔽。虽然本人没公开反对,但亲信黄检修那句"没赢过选举的人不配当主席"的嘲讽,已经把态度写在脸上。如今看风使舵改口,身体却很诚实。 最戏剧的是赵少康。选前上蹿下跳攻击郑丽文,被原谅后居然连表面功夫都不做。这位"深蓝"旗手和跟班张善政的缺席,彻底暴露了党内路线分歧。 换个角度看,这些缺席者明年都将卸任地方职务。失去市长光环后,他们在党内的分量还剩多少? 这里有个关键细节:郑丽文团队已经开始培养年轻世代。最新民调显示,国民党30岁以下支持者中,67%认同"务实两岸路线"。 当然也有人认为,党内多元声音未必是坏事。但政治现实是:当权者掌握资源分配权,这些"缺席者"未来的政治生命,恐怕要看郑主席的心情了。 郑丽文站在就职台中央时,大概早把这些人的心思摸透了。她没像往届主席那样纠结谁来没来,反而在致辞里特意提了句“要给年轻人腾位置”,这话听着是表态,实则是给那些缺席的大佬们敲警钟——你们攥着的权力,早晚会被更懂时代的人接走。 侯友宜的缺席最是耐人寻味。他去年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就因为躲躲闪闪不承认“九二共识”丢了不少深蓝选票,现在更怕跟郑丽文的“统派路线”绑太紧,影响2028年的可能性。可他忘了,新北市去年对大陆的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台18%,真跟“务实两岸路线”切割,先受损的是他自己地盘的农户。这种既想当“不粘锅”又想分资源的算盘,在郑丽文这里恐怕行不通——她上任第一天就把党产管理委员会的人换了,等于攥紧了“钱袋子”,侯友宜再想拿党内资源贴补自己,难度可比以前大太多。 卢秀燕的“暗戳戳”更显小家子气。黄检修那句嘲讽刚出口,台中议会的国民党籍议员就炸了锅——他们中不少人靠两岸农业合作项目拉选票,真跟郑丽文的路线对着干,明年选举就得丢票。卢秀燕后来赶紧让亲信改口“支持主席”,可行动上却迟迟不派代表参加党中央的工作会议,这种“口头支持、实际拆台”的把戏,明眼人一看就懂。更有意思的是,台中去年跟大陆的机械贸易额跌了12%,商户们早就联名给市政府递报告,盼着能恢复两岸经贸交流,卢秀燕再这么耗着,最先不满的会是她自己的基本盘。 赵少康的缺席才算彻底撕破“深蓝旗手”的伪装。他之前骂郑丽文“太激进”,可自己旗下的媒体却天天报道“大陆新能源技术突破”,一边反对两岸交流,一边又想蹭大陆市场的热度,这种矛盾早就被网友戳穿。更关键的是,他赖以生存的“深蓝选民”里,60岁以上的占了7成,而郑丽文团队正在高校搞“两岸青年论坛”,30岁以下的支持者占比越来越高,照这个趋势,赵少康的“旗手”位置用不了多久就得让出来。张善政跟着缺席更没道理,他去年当侯友宜副手时,就因不懂两岸政策闹过笑话,现在连党中央的会都不敢来,等于彻底放弃了在党内的话语权。 这些人大概没看清一个关键变化:国民党现在的“资源分配权”,早不是靠“市长光环”就能说了算。郑丽文上任后,把青年发展委员会、两岸交流部的负责人全换成了有基层经验的年轻人,还特意设立“选区服务基金”,直接对接县市级议员的选举需求——以前那些大佬靠“辈分”就能拿到的资源,现在得靠“配合党中央路线”来换。明年这些市长卸任后,没了行政资源加持,再想跟郑丽文谈条件,底气只会更弱。 更重要的是民调里藏着的信号:67%的年轻支持者认同“务实两岸路线”,说明国民党的下一代选民,早就不买“抗中保台”那套账了。郑丽文现在培养的年轻人,大多有大陆求学或工作经历,懂经贸、会沟通,跟那些只会喊口号的老派政客比,更能抓住年轻选民的心。照这个节奏,明年县市长选举后,党内的权力结构恐怕会迎来大洗牌,那些现在缺席的大佬们,到时候能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还真得看郑丽文的“心情”——毕竟,资源和选票都在人家手里握着,不配合就只能被边缘化。 其实郑丽文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些人的缺席未必是坏事。少了“老狐狸”们的掣肘,她反而能更快推进自己的路线——上任第一周就跟大陆的海峡交流基金会通了电话,还计划下个月组织“农业考察团”赴大陆,这些动作要是放在以前,早被侯友宜、赵少康们拦下来了。现在没人挡路,她反而能放开手脚干,等两岸交流的成果实实在在落地,那些缺席的大佬们再想回头靠拢,恐怕就得拿出更有诚意的态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