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极少数几个没有批准将再生塑料用于食品包装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极少数几个没有批准将再生塑料用于食品包装的国家之一。 陈君石是现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最近,他在采访中直接输出,中国确实是全球少见没批准再生塑料食品包装的国家。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十年前就系统测过,规范回收的塑料瓶(PET瓶),化学迁移量和微生物指标跟新塑料一模一样,完全安全。 可政策层面,《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标准里,还没把再生料列进去。 这不是技术不行,纯属政策谨慎。中心专家组取样检测,模拟胃肠环境浸泡,高效液相色谱仪数据清清楚楚,污染物远低于限值。 显微镜下,颗粒纯净无杂。拿广西梧州国龙再生资源来说明白。工厂引进意大利设备,28道工序,废瓶脱标破碎清洗熔融,产出纯度99.97%的rPET颗粒。 年处理万吨,已获美国FDA认证,出口欧美做食品包装。国内却只能卖纤维或日化,价格每吨低1500元。 国际上,欧盟要求2030年PET包装再生比例至少30%,还计入碳足迹。美国FDA2009年就批,可口可乐百事回收旧瓶吹新瓶。日本韩国印度也行。全球主流经济体都上车,中国还站台外。 中国塑料垃圾堆成山,2022年废塑料6000万吨,回收率仅30%,欧盟52%。90%再生料做低端货,衣服填充、日化瓶。高端食品级靠进口,企业没动力升级设备。结果,循环经济卡在半路。 而灰色链条中,小作坊偷摸用脏料拉膜做餐盒保鲜膜,卖超市街边。消费者热水一烫,异味上头,风险全归老百姓。 2024两会,戴厚良联名提案,建议挑1-2家龙头试点食品级再生,用区块链溯源全链条。梧州集群推政府企业科研合作,2025年建50万吨智能线。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8月批9项标准,2026年生效,涵盖评价追溯,虽没直批食品,但铺路了。 技术也在突飞猛进。华东师大常温催化,一步把混废塑料变高标汽油,转化95%。江西格林再生PP获FDA证,供苹果\宝洁。 国龙rPET出口火爆,证明中国技术不输人,就差国内开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3月获APEC项目,研究食品接触再生塑料政策标准。 欧盟新规2025年出,德国BfR更新,日本中韩也推新规。全球碳关税压境,中国躲不开绿色转型。 这事平衡安全效率可持续。陈君石的话点醒大家,技术能行,制度跟上,就能从垃圾到餐桌闭环。塑料污染全球难题,中国担大责,也得带头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