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同处渤海之滨,为何滨州港的吞吐量远远不如黄骅港? 黄骅港 2024 年货物吞吐量

同处渤海之滨,为何滨州港的吞吐量远远不如黄骅港? 黄骅港 2024 年货物吞吐量为 3.55 亿吨,在全国超亿吨港口中排名第 13 位。 2024 年滨州港货物吞吐量达 7566 万吨,暂未被列入全国超亿吨港口排名中。 为何都处于渤海之滨 滨州港远远不如黄骅港? 滨州港和黄骅港虽然都位于渤海之滨,但滨州港在规模和发展水平上远不及黄骅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自然条件差异:滨州港位于黄河三角洲,沿海多为泥质滩涂,坡降平缓,水深较浅,需要向海延伸十几公里才能达到万吨级码头所需的水深,航道建设与维护成本较高。并且滨州港外航道大风淤积问题突出,回淤物粒径粗,清淤难度更大。 黄骅港则处于渤海湾穹顶处,航道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其 20 万吨级单向航道长度达 60.5 公里,航道水深条件更利于大型船舶的进出与停靠。 港口定位与政策支持力度不同:黄骅港是河北省重点发展的区域,是沧州渤海新区的核心,同时是河北仅有的三个沿海地级市的港口之一,在省内地位突出,而且也是雄安新区、石家庄等地最近的出海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中扮演关键角色。 滨州港则是山东众多沿海港口中的一个,山东成立港口集团后,港口资源整合使得青岛、烟台、日照等港成为重点,滨州港更多是起辅助作用,发展资源相对有限。 建设起步与投资规模差别:黄骅港筹建于 1982 年,1984 年就建成两个 1000 吨级散货码头,1997 年后神华集团煤运码头等一系列工程逐步推进,发展迅速,截至 2022 年已累计完成建设投资逾 700 亿元。滨州港建设历程则较为坎坷,曾因资金困难等多次搁置,2015 年才开始有 3 万吨级散杂货泊位运营,整体建设进度滞后,在投资规模和基础设施完善度上与黄骅港有较大差距。 集疏运体系完善度不一:黄骅港拥有朔黄铁路、邯黄铁路等多条铁路直通港口,公路网络也十分发达,与广阔的内陆腹地紧密相连,能便捷地将货物运往冀中南、鲁西北、豫北、晋、陕、蒙等中西部地区。滨州港的集疏运体系相对薄弱,公路、铁路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货物集疏效率受限,制约了其货源的拓展与运输效率。 运营货种与市场需求不同:黄骅港是中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第一大出海口,2022 年煤炭吞吐量就达 2 亿吨,同时还有可观的集装箱吞吐量,货种多元,市场需求面广。滨州港主要运输煤炭、金属矿石、原油、原盐等,货种相对单一,而且山东港口众多,滨州港面临着周边港口的竞争,难以吸引大量的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