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美国撤军了,欧洲蒙圈了。 10月30日这天,东欧的空气里都透着股不寻常的紧张

美国撤军了,欧洲蒙圈了。 10月30日这天,东欧的空气里都透着股不寻常的紧张,美国第一批驻扎在这儿的军队开始打包行李回撤,罗马尼亚米哈伊尔·科加尔尼恰努空军基地的黑鹰直升机正一架架被吊上货轮,这些曾被当地居民视为“安全图腾”的钢铁大家伙,如今要启程返回肯塔基州的坎贝尔堡。 消息一出,欧洲政坛就像被投了颗石子,涟漪一圈圈扩散开去,尤其是那些靠美军“站岗”的国家,更是集体陷入了手足无措的状态。 这次撤军可不是临时起意,自从老特上台后,撤军事宜就一直在筹备中。美国国防部早早就放出风声,要优化全球军事布局,把重心转向印太地区。 具体到东欧,原先在罗马尼亚驻扎的1700到2000名美军,这次直接撤走了700到1000人,最后只留下1000人出头。不光是人走,装备也带走不少,悍马车、装甲设备跟着一起打包,德维塞卢导弹防御基地的部分设施也进行了调整。 美国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全球战略重心转移,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每年50多亿美元的欧洲驻军开销,再加上印太地区激增的军演需求,让他们不得不做出取舍。 最慌的要数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这几个国家,早就把美军当成了“定心丸”,之前就因为反对撤军和美国反复拉扯。虽然今年2月他们刚宣布通过波兰接入欧洲电网,摆脱了对俄罗斯电力的依赖,可军事上的底气还是差了点。 毕竟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驻军就成了北约东翼的重要防线,现在美军一走,就算罗马尼亚说会用本土部队和北约多国部队补上空缺,协调上的麻烦也少不了。 法国倒是在罗马尼亚钦库基地部署了1000人鹰任务部队,说有事能增到4500人,但跟美军长期驻扎的威慑力比起来,总让人觉得差点意思。 欧洲内部的反应也是五花八门。罗马尼亚国防部长伊努特·莫什蒂亚努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装镇定,说北约在罗兵力还有约3500人,“相当可观”,还强调已从美国获得先进防空系统,能提升防范无人机入侵的能力。 可转头就有议员私下抱怨,指望整支外国军队保护不现实,但突然减员还是让人心里没底。意大利国防部长克罗塞托倒是看得透彻,直接点出美国关注与中国的竞争,欧洲必须自己保障防务。 有意思的是,波兰这边却稳坐钓鱼台,因为他们2025年的国防预算达到了GDP的4.7%,是北约成员国中比例最高的,特朗普不仅没提撤军,还说可能进一步增兵,这对比让其他欧洲国家更坐不住了。 北约秘书长吕特虽然出来表态,说美国仍然“完全致力于”北约和集体防御承诺,可这话在撤军的现实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毕竟美国防长之前就已经缺席了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会议,英国和德国不得不接管领导权。 现在美军真的开始回撤,欧洲各国一边忙着协调防务补位,一边还要应对民众的担忧,整个局面就像一盘没下完的棋,下一步怎么走,谁也说不准。 官方信源: 总台记者观察丨美防长首次缺席“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会议”成焦点_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