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美国满大街流浪汉的根源就是美国的房产税制度,在美国你买了房房子是你的不假,房屋产

美国满大街流浪汉的根源就是美国的房产税制度,在美国你买了房房子是你的不假,房屋产权永久也不假,但你每年都得交一大笔房产税,一旦你收入减少无力负担房产税,政府会立即把你房子拍卖了,然后你就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了。 美国的房产税不是联邦政府收的,而是地方上的三级政府都要从这里拿钱,分别是郡里、市里还有管学校的部门,这三项加起来才是实际要交的总额,其中学区税占比最大,能到一半以上。 税率也没有统一标准,全看地方政府的预算需求,全国平均下来大概1.5%,但不同州差得远,像夏威夷低到0.28%,新泽西州却能到2.35%,南部一些州虽然房价低,税率反而更高,德克萨斯州不少城市都在2.5%到4.5%之间。 别小看这几个百分点,换算成真金白银能压垮普通家庭。就说新泽西州,一套中位数房价31.5万美元的房子,一年房产税就得7410美元,折合人民币快5万了;加州一套百万美元的房产,哪怕按最低0.81%的税率算,一年也得掏8100美元,这差不多是普通上班族一个多月的工资。 更坑人的是,这笔税得交一辈子,还会跟着房价涨。有购房者算过,买套50万美元的房子,按1.5%的税率交30年,光税款就有22.5万美元,快赶上房价的一半了。 房子估值也不是自己说了算,地方政府有专门的评估委员会,要么参考周边半年内卖出去的三四套房子的价格,按自家房子的大小、房型、新旧这些情况算,要么对新房按重建成本扣掉折旧来算,估值涨了,税自然也得跟着多交。 对那些退休老人、单亲妈妈或者打零工的人来说,这钱就是悬在头顶的定时炸弹,平时勉强能应付,一旦遇到失业、生病这些意外,收入降了,最先断供的往往就是房产税。 美国政府对欠税的追缴手段简直不留情面。只要逾期没交,马上就开始算滞纳金和利息,几个月下来欠款就能翻倍。 要是还交不上,地方政府根本不会给太多缓冲时间,直接就启动拍卖程序。卖房的钱先用来抵税款、滞纳金和手续费,剩下的才归原房主,可往往折腾下来已经所剩无几。 加州有不少老人,辛苦一辈子买了房,退休后收入降了,眼睁睁看着住了十几年的房子被收走,最后只能流落街头。 有人说不是有税收优惠政策吗?可那些政策根本不顶用。联邦政府说房产税能抵扣个人所得税,但2017年改革后上限被压到了1万美元,对高房价地区的家庭来说几乎没用。 各州的优惠也限制一大堆,比如加州的“宅地豁免”只给65岁以上老人或低收入者,最多免10万美元的估值,对百万房产来说就是杯水车薪。 纽约州虽然对老人、退伍军人有减免,但申请条件苛刻,很多人根本拿不到。2023年疫情的纾困政策到期后,通胀越来越高,工资却没怎么涨,不少家庭连吃饭都紧巴巴的,稍微有点变故就陷入欠税危机。 有统计显示,因为交不起房产税失去住房的人,占了美国新增流浪汉的两成以上。 2024年美国官方数据显示,全国流浪汉已经涨到77万,比上年暴涨18.1%,创下十几年新高。在洛杉矶的帐篷群、华盛顿的街头角落里,很多流浪汉以前都是有房的人,他们失去家的原因都大同小异。 对比其他国家,美国的房产税制度更显僵化,英国是按房产价值分级收税,贵的多交、便宜的少交;日本对低价的房子直接免税;韩国专门照顾自住的家庭,这些国家都给普通家庭留了缓冲空间,唯独美国把房产税变成了刚性枷锁,一点容错余地都没有。 更关键的是,房产税是美国地方政府的“钱袋子”,近一半收入都靠它来维持学区教育、市政服务这些开支。动房产税就等于动了地方财政的根基,政客们宁愿看着流浪汉越来越多,也不愿碰这个“禁区”。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政府要靠房产税运转,就得严苛追缴;普通家庭扛不住追缴就失去房子,变成流浪汉;而流浪汉越多,社会问题越严重,政府更需要钱,房产税就越难改革。 说到底,美国的“永久产权”就是个美丽的幌子,你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房子,只是向政府“租”了一块地盖房,房产税就是每年的“租金”,一旦交不起“租金”,就会被立刻赶走。 当房产从安身立命的根本变成了让人致贫的陷阱,当税收从保障公共服务的手段变成了逼人无家可归的工具,美国满大街的流浪汉,本质上就是这种僵化严苛的房产税制度结出的苦果。